然而,却是任谁也没有想到,赵俊臣的真正做法要比他们想象中还要恶劣大胆得多,为了阻止梁辅臣顺利抵达花马池营接替自己,赵俊臣竟是直接派人伪装成为马匪劫持了梁辅臣!
但梁辅臣毕竟是内阁阁老,遭遇"马匪"绑架的事情一旦曝光必然会让他颜面无存、声望大减。所以赵俊臣在这份奏疏里表示梁辅臣"身患重病"云云,却是出于"好心"为梁辅臣遮羞罢了,赵俊臣相信梁辅臣事后也不会因为这个"善意谎言"而责怪自己的。
就这样,在所有人的沉默之下,周尚景继续说道:"至于赵俊臣在这份奏疏里所呈报的第二件事情,则是蒙古联军对陕甘三边的侵犯愈急,因为准噶尔汗国的突然出现,今年的边防局势格外严峻,若是依照往年的办法抵御外寇,恐怕是很难见效,又因为梁辅臣的重病无法办公,所以赵俊臣就决定不再是无动于衷,而是主动出手抵御蒙古人的入侵,并且还制订了一系列的计划"
说到这里,周尚景的老脸突然一笑,又说道:"说是'抵御';,但老夫看赵俊臣的这份计划,却是企图极大、野心勃勃,竟是想要一口气全歼侵入我朝疆土的十万蒙古大军!依照赵俊臣的计划,陕甘境内的大部分粮草都被他移于巩昌府的阶州城内存放,并且还设法让蒙古人知晓了这个消息,然后以阶州城的粮草为饵引诱蒙古联军深入我境,最后再调集各大军镇的兵力截断蒙古人的后路,并且是布下重重包围,趁机将蒙古大军尽数歼灭于渭水以南!"
随着周尚景的话声落下,所有未曾读过奏疏的大臣皆是满脸震惊!
事实上,入侵**疆土的蒙古联军总计只有六万兵马罢了,所谓"十万蒙古大军"只是赵俊臣的虚报之数,毕竟"六万"与"十万"这两组数字看似相差不到一倍,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天差地远,在战事结束后也能为赵俊臣争取到更多的利益与功勋。
但在场的众位大臣并不知道这一点,只觉得赵俊臣的野心与企图实在是太大了,竟然是想要一口气全歼十万蒙古大军!
而这一次,众位大臣也不再是沉默无语,纷纷是忍不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兵部尚书王寿率先说道:"赵尚书的这个计划,恐怕是有些想当然了吧?蒙古人并非愚蠢之辈,绝不可能会轻易上当,就算是蒙古人中计了,赵尚书想要调集各大军镇的兵力截断蒙古人的后路、设下重重包围,恐怕也绝非易事,蒙古人向来是以骑兵称雄,行军速度最是迅捷,绝不会坐以待毙!"
然后,礼部尚书林维也说道:"是啊,赵尚书毕竟是文官出身、不通兵事,他的这个计划必然是要白费心机了,只是白白浪费力气罢了。"
刑部尚书张伯崇随之说道:"赵俊臣的这般计划太过冒险了,却依然是先斩后奏,实在是大胆至极!"
接着,阁老程远道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说道:"老夫从一开始就说过,赵俊臣并没有任何的相关经验,而陕甘三边的情况又是错综复杂,由他主持三边军政绝对是要出乱子,只可惜赵俊臣在京城里就一向是跋扈惯了,这次离京之后就更加是肆无忌惮,竟是以赈灾钦差的身份强行架空了朝廷任命的三边总督,这已经是坏了规矩,但也算是情有可原,然而他在这般情况下就应该扬长避短、墨守成规,如今竟是提出了这般异想天开的计划,恐怕是要打乱陕甘三边原本的布防计划,若是朝廷的西北边防因此而出了纰漏,朝廷就必须要追究赵俊臣的责任!"
顿时间,出于某些潜意识里的驱动,连续有多位大臣未及深思就纷纷表态质疑赵俊臣的这项计划,态度颇是激烈。
周尚景转头看了王寿、林维、程远道等人一眼,神情颇是意味深长。
以周尚景的老辣眼光,自然是看明白这些人强烈反对的真正原因!
无他,见识到赵俊臣的勃勃野心之后,他们感到害怕了!他们即害怕赵俊臣的计划会最终失败,造成整个西北边防的溃败与糜烂!但他们更害怕赵俊臣的这项计划会成功,那样的话赵俊臣的崛起势头就要再也无法抑制了!
然后,周尚景的老脸上闪过了一丝意味不明的笑意,缓缓说道:"事实上,根据这份奏疏里的表述,蒙古人已经上钩了,就在赵俊臣写这份奏疏的时候,蒙古人的十万大军已经抵达了阶州城下,但因为赵俊臣在阶州城早有布置的缘故,蒙古人的攻城却是迟迟无法建功,而赵俊臣则是趁机调动了宁夏、甘肃、固原等军镇的兵力截断了蒙古大军的后路,完成了重重包围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就在咱们这些人进行商议的时候,赵俊臣已经率领陕甘边军与蒙古大军进行决战了,最终的战果胜负应该就是这几天的事情依老夫来看,在目前的局势之下,赵俊臣的这项计划还是很有可能会成功的!"
"什么!?"
听到周尚景的这一番话,刚才还在提出质疑的几位大臣再次是满脸的震惊!
赵俊臣这项看似是异想天开的计划,竟然是成功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是下意识联想到了赵俊臣的这项计划成功之后会对朝廷局势造成怎样的深远影响!
若是真让赵俊臣全歼了入侵**疆土的十万蒙古大军,这般功绩必然是要载入青史、大书特书,赵俊臣也会与前朝的王明阳、于谦等名臣相并肩!
到了那个时候,赵俊臣必然是声望大涨,清流们若是继续宣传赵俊臣是一个恶迹斑斑的贪官奸臣,士子与百姓可还会愿意相信?
到了那个时候,赵俊臣的政治资本必然是无人能及,势力影响也必将是快速扩张,朝中的各大派系又要如何与"赵党"进行争锋?
到了那个时候,赵俊臣的地位就会彻底稳固,成为世人眼中的名臣与英雄,受到官民们的争相传颂,岂不是再也难以扳倒?
想到这些,御书房内的许多大臣皆是表情变幻不定,只觉得朝廷的未来局势即将要发生巨大变化。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是表现低调、沉默不语的左兰山却是突然间笑眯眯的问道:"各位大人,赵大人这次若是真可以全歼入侵的十万蒙古大军,无疑是一件大好事,蒙古人必然是大伤元气,足以保证西北边疆今后数十年的安定,这般功绩甚至可以与先皇当年亲征黄台吉相提并论了但我看各位大人似乎是并不高兴?"
这段时间以来,因为赵俊臣的种种争议做法,引起了庙堂百官的纷纷弹劾,而左兰山身为"赵党"的二号人物也是狼狈不堪,颇是有些灰头土脸,如今他同样是联想到了赵俊臣的这项计划成功之后的种种影响,顿时是有一种扬眉吐气、前程光明之感,却是不再低调表现,主动开口讥讽。
听到左兰山的讥讽之后,程远道、王寿等人才发现了自己有些失态了,不由是纷纷有些尴尬。
沈常茂却是有些看不惯左兰山这幅小人得志的模样,却是冷哼道:"左阁老,赵尚书的这项计划还尚未成功,最终的胜负依旧未知,各位同僚如今只是担忧战局罢了,你也不要太过乐观了,这个时候还是未算胜先算败为好。"
另一边,德庆皇帝眼看着几位大臣就要再次陷入争论之中,却是开口道:"赵俊臣的计划究竟能否成功,朝廷应该很快就可以收到消息,而朕这次传唤你们连夜入宫商议,却是为了赵俊臣这份奏疏里所呈报的第三件事!"
说完,德庆皇帝的目光转向了周尚景,示意周尚景继续说下去。
只见周尚景的表情愈加的意味深长,继续说道:"沈首辅认为咱们这个时候应该未谋胜先谋败,自然不能算错,但赵大人似乎是对自己的这项计划信心满满,而他这份奏疏里的第三件事情,却是建议朝廷在此战获胜之后趁机收复河套,并且还为此制订了一系列的全盘计划!"
随着周尚景的话声落下,御书房内的众位大臣纷纷是再次面现震惊!
赵俊臣意图全歼十万蒙古大军的计划,在他们看来就已经是野心极大了,却没想到赵俊臣的野心远远不止于此,竟然还想要进一步的开疆扩土!
一时间,所有人的心中只剩下了一个想法——为何赵俊臣离京之后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赵俊臣的这般自信与野心,究竟是源于何处?若是真让赵俊臣实现了所有企图,朝廷局势又将要走向何方?
ps:本来是想用一个章节写完德庆皇帝与群臣商议的内容,但因为本书已经有很长时间未曾涉及到庙堂中枢的情况,所以这段情节不仅要描述德庆皇帝与群臣的磋商过程与结果,还要顺便写出这段时间以来庙堂中枢的局势变化,却是难以在一章内结束,只好是拆成两章。
今后几天,虫子难得清闲,会稳定更新,明天依然有一个大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