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景心蓉又约了海津那边的中介看房。
一早,海津某小区门口,景心蓉夫妻俩又和一个中介“接上头”了。
这次的中介大哥看起来4多岁的样子,戴着一副眼镜。
简单的自我介绍后,眼镜哥问:“我看您在兆京挂了一套房,是吗?“
景心蓉心里一沉,原来他们工作人员是可以在后台看到信息的。她瞬间感觉不好了,有种被人窥探的感觉,“嗯,挂上去看看,还没想好卖不卖呢。”
孙昊恩看了一眼景心蓉,有些狐疑,不过也没说什么。
景心蓉在心里暗自庆幸,当初打算来海津看房时,就新买了一张电话卡,又用这个号新注册了一个微信号。最近看房,包括要卖房,留的联系方式都是这个新电话号和新微信号。
之前听朋友说过,她去看过一次房,后来就不断收到房地产推销的电话。因此这轮看房时就提前留了心眼,想着等买房这事儿弄完,再把这新号一注销,就省心了。
现在看来,还真是有必要,这刚联系了下中介,她怀疑这卖房信息还没正式挂出去呢,毕竟还没拍照哪,谁知连外地业务员都已经能看到了啊。
说起来,自己当初在兆京买房时虽然也避免不了留电话啥的,但是后来还真没接到过啥广告。可能是太早了吧,那时还不是数据时代,买卖信息还没有这么猖狂。
眼镜哥带他们看的第一套房,是位于三层的两居。楼层在看过的房里算是最低的了,价格倒不贵。因此景心蓉看到后就马上找人约看房了。
进屋后,最强烈的感觉就是特别暗。
大门进去就是客厅,这确实是个暗厅。但之前看过的房好几个都是客厅在两个卧室之间的,站在客厅时还是能看到从南北方向透过来的光的。
而这套房子,客厅简直跟洗相片的暗室一样,遮得那叫一个严实!
眼镜哥应该是也发现了这一点,很快就找到开关,打开了客厅的灯,但还是偏暗。
景心蓉转了两圈,发现了问题的根源:整套房窄窄的,南北方向上特别长,两边窗户进的光根本照不到客厅来。
她悄悄和老公说这客厅也太黑了,很憋屈的样子。老公点头表示同意。因此他们没在这套房里待太长时间,十分钟左右就出来了。
眼镜哥带他们看的第二套房,在另外一个小区。
地图上看着相隔不远,但是走起来却费了不少时间。因为这个小区没有朝马路开的门。
中介领着他们绕了一个大圈后,走进一条小胡同。
胡同走到头,终于看到几栋楼,有小区的模样了。
景心蓉忍不住问:“这小区就这一个门吗?这早晨要是想到马路上等公交车,可真够费时间的。”
眼镜哥介绍说:“这小区原本是旁边单位的职工楼。从单位那里穿过去很快就能到马路边上了。”
“那,不是这单位的能走那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