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夕阳红皮影戏班子在元旦文艺汇演中只拿到了一个三等奖,但道情皮影戏却随着这次的演出,被省城更多的人了解,也上了省电视台。
省电视台对道情皮影戏进行了具体的介绍,还特别强调了环江县道情皮影戏应邀出访的事:
1987年,环江县道情皮影戏曾应邀出访意大利,在罗马、米兰、威尼斯等十三个世界文化名城演出,外国朋友称赞演唱者为“来自东方的魔术般的艺术家”,同时赞叹:“中国农村了不起,真不愧是文明大国”。
省电视台的报道,再一次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什么是皮影戏,了解到了环江县道情皮影戏和其它地方皮影戏的不同之处。
被外国人称赞为如此“了不起”的艺术却越来越受到了冷落,许多皮影艺人不甘心,尤其是李老汉不甘心,多处奔走揽戏,一来为了全家人的生活,二来为了让人们不要忘记道情皮影戏。
每次向东和他的父亲李老汉通话,父亲总会念叨同样一句话:“狗娃,这皮影戏不能丢,你在外面打工见得世面大,一定要想办法让更多的人了解皮影戏,想法把皮影戏唱下去。”
李老汉唱了接近五十年皮影戏,和皮影戏结下了很深的缘分,对皮影戏的感情超过了对土地的感情。为了让向东学会皮影戏,即使在向东和秀秀逃生的那些年,向东每次回家,李老汉依然不会忘记考验向东,会随意出一折戏,让向东去唱,如果向东唱得好,李老汉会表扬两句,如果唱得不行,李老汉会训斥一顿,也不管旁边有没有别人。
有一年大年初一,当着三十多族人的面李老汉出了个《寒窑》戏,让向东唱王宝钏守寒窑那段苦戏。向东觉得大年初一本应该高高兴兴,唱苦戏会扫了大家的兴,便改唱了薛平贵与王宝钏见面那段喜戏,结果被李老汉当面骂了一顿,弄得向东连家门饭都没吃成。
一个月前,李老汉花了三千块钱买下了两件皮影子,那三千块钱是李老汉出卖自己制作的皮影子换回来的钱,李老汉做的皮影子最好的卖过六百块钱,近几年来,一个皮影子平均只能卖五十元左右。
李老汉能够制作皮影子,为什么要高价买回来两个皮影子呢?李老汉在电话里对向东说过:“狗娃,这两个皮影子是谢大师做的,没有谢大师,就没有我们环江县的道情皮影戏,谢大师就是我们环江县道情皮影子的鼻祖,这两件皮影子是有生命的,也是有故事的,出那么多钱,值。”
清末民初道情皮影戏艺术家谢大师为道情皮影戏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他在世的时候,常带戏班子到陕北、宁夏、内蒙等地演出。长期的艺术积累,萌发了谢大师对旧道情皮影戏唱腔及伴奏乐器进行改革尝试的念头。
经过实践,谢大师综合前人的唱法,并且汲取地方戏曲及民歌的养分,创造了一些新板路、新唱法。同时,受蒙古乐器的启发,将原演奏使用的二弦改为四弦(又称四胡,成为环江县道情皮影戏的主奏乐器,并且增加了笛呐、甩梆(俗称水梆等。
谢大师还根据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和其它戏剧创作、改编、移植了不少剧目。流传到现在,依然被戏班子唱的剧目有《忠孝图》、《苦节图》、《日影坳》、《善恶图》、《蛟龙驹》、仇华山》等。
谢大师不但道情皮影戏唱得好,而且做的皮影子也好。经过一百多年的岁月流逝,谢大师做的皮影子流传下来的并不多,虽然谢大师的徒弟徒孙成立的戏班子保留过一部分谢大师制作的皮影子,但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些皮影子要么破烂不堪被扔了,要么在特殊的年代被毁掉了,能够留下来的都成了珍品。
李老汉为了证明他出了三千块钱买来的两个皮影子“值”那么多钱,特意抬出来了谢大师。
究竟那两件皮影子是不是谢大师做的,向东很怀疑。
李老汉对儿子向东说:“狗娃,这是史家戏班子留下来的,的确是真的。史家戏班子班主死的时候对自己的儿子说,门前大柳树下有个宝,他死后,才能够挖。班主死后,他儿子挖地三尺,挖出来一个锈迹斑斑的铁柜子,在铁柜子里面有一个包裹,包得很严实,里三层外三层,他的儿子以为包裹里面装的是银元,散开包裹后,却发现里面只躺着两个皮影子——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好像是两口子。”
对李老汉说的话,向东并不完全相信,他觉得可能是史班主的儿子想把皮影子卖个高价,故意编造出来的故事。现在有些人,见钱眼红,违背良心的事常做,为了弄钱,会故意编造出一个个故事来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