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听到李少山的建议,他很想说敢,可是他从小到大接受的都是儒家教育,他开不了口。
劫掠天下以富大明。
朱翊钧不敢开口,他甚至腿软,都有些站不起来了。
李少山是怎么敢想这种事情的!
“太祖留有《皇明祖训》,有十五个不征之国,你可知道。”
“知道。”
“你要朕违背祖训?”
“倭寇问题在沿海都泛滥了,倭国还能是不征之国?”
朱翊钧很想说是,他很想说他要遵循祖训,可李少山的眼神紧紧的盯着他。
他知道一旦自己拒绝,那么李少山就不可能再帮自己。
两人互相对视着,最终还是李少山没有坚持,缓缓问道。
“在皇帝心中,到底是大明天下更重要,还是太祖祖训更重要呢?”
“都重要!”
“希望你真能怎么想。”
李少山摇了摇头,公孙羽适时的端上茶水。
很显然,朱翊钧不想改变祖训,那么李少山就端茶送客。
让李少山为了天下放弃修仙,那是不可能的。
朱翊钧却不想就这么离开,追问道。
“等等。”
“你还没说为什么拯救大明会让我失去皇权呢。”
李少山听到这个问题,也停下了喝茶的手,稍微停顿一下,便解释起来。
“天下钱币太多,最终会导致朝廷失信。”
“朝廷失信,便是天子无德,双方本就是互为表里,天子无德,自然天下大乱。”
“这是大明旧疾,劫掠天下只是在延缓发作的时间,但不是拯救。”
“因为国家之信用是天子之德,可天子终究只是一个人。”
“是人就会有喜怒哀乐,就会有失德之举。”
“天下人尊重天子,是因为不希望他失德,他失德代表着国家失去信用,钱币再也无法易货。”
“大明想要得到彻底救赎,最好的办法就是国家信用与天子之德再无瓜葛。”
“然而天子之所以举手投足都能牵涉天下安危,就在于天子乃国家信用之表。”
“山河之信终究不如国家之信。”
“想让天下长治久安,国家之信就必须是国家之信,不能是天子之德。”
说道这里,李少山停住了,随后看向年轻的皇帝,说道。
“可天子之德不再和国家之信相关,天子的一举一动不能牵动国家安危,自然就没有了口含天宪的权利。”
“没有了口含天宪的权利,皇帝自然不能再和现在一样,举手投足之间都能让人敬畏。”
朱翊钧听到这里,也就明白了李少山一开始所说的失去皇权到底是什么意思。
同时他也想清楚了,那些江湖高手为什么不尊重自己这个皇帝。
那些人武功高强,天下大乱对他们而言不是混乱,而是机会。
见李少山再次端起茶水,朱翊钧没有再次阻止,点点头,便走出了李少山的院子。
李少山给了两条计策。
一条是缓解大明危机之策,他需要考虑。
另外一条是根治大明顽疾,他更需要考虑。
现在的朱翊钧不敢做出任何决定。
皇帝走了,却留下来了一批锦衣卫。
皇帝让这些人作为下属跟着李少山做事,不要让朝廷失去李少山的行踪。
第一是自己做了决定后,还会再来拜会李少山。
第二自然是监视李少山,李少山这种人放着不管,皇帝不放心。
李少山没有拒绝锦衣卫的跟随,他的武功并不担心这些人对自己有威胁。
而且有人替自己跑腿也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