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中国当代讽刺小说之巅峰(2 / 2)

林老师对于艺谋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确定了要拍摄的作品,章艺谋一时跃跃欲试。

“编剧定好了吗?”林为民问道。

“没呢。”

“我给你推荐个人吧,《本命年》你知道吧?”

章艺谋点头,“知道,谢飞导演的电影,还在国外得了奖。”

“《本命年》的原著叫《黑的雪》,是刘恒写的,他剧本写的不错。”

能让林老师说剧本写的不错,创作能力肯定不用怀疑,章艺谋心里这样想着,说道:“好,那我回头联系他。”

后世刘恒成为章艺谋的文学顾问,给他做编剧是在《菊豆》这部作品时,可这一世因为林为民的原因,章艺谋没有拍《代号美洲豹》,也没有拍《菊豆》所以与刘恒并无交集。

之前刘恒推荐韩壮壮出演《本命年》,这次林为民推荐他当《万家诉讼》的编剧,也算是还了他的人情。

章艺谋和佟钟贵在林为民家待了两个多小时,吃完午饭才走,离开时章艺谋心满意足。

来一次林老师家里,又解决了一部作品的问题。

“艺谋!”佟钟贵叫了他一声。

“怎么了?”

“你觉不觉得……”佟钟贵的语气有点犹豫。

“觉不觉得什么?”章艺谋问道。

“你觉不觉得你现在对林老师有点依赖?”

佟钟贵并不是挑拨离间,只是因为他站在林为民和章艺谋之外的第三者的角度看待问题,所以很清楚的看出了章艺谋现在的心态和他做出这一系列行为的原因。

佟钟贵的话让章艺谋呆立当场。

他愣在那里好一会儿,脑海中的画面不断闪过这几年和林为民的交往,全都是林为民无私的帮助。

他不禁苦笑着说道:“林老师帮我确实帮的太多了,不知不觉之间就养成了这种依赖。”

佟钟贵听着他的话,心里也有些感触。

确实就如章艺谋所说,林老师对他的帮助太大了,支持他拍电影、找投资、挑剧本、选编剧,电影制作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工作,林老师全都帮过忙。

换做是谁,应该都无法拒绝这种帮助吧?

佟钟贵心里这样想着,觉得自己的话有点多余,“算了,是我多嘴。”

章艺谋笑了起来,说道:“这样的依赖有什么不好?别人想依赖还依赖不着呢!”

佟钟贵点了点头,这一点说得倒是很对。

翌日,林为民上班第一件事签署《升官记》的出版合同。

《升官记》自从五月在《当代》发表已经过去了五个多月时间,彼时第三届雁冰文学奖的余波未平。

有《盗官记》珠玉在前,再加上刚刚过去的评奖活动,林为民在那个时间点发布这部的目的也不言而喻,所以一经发表便在国内文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不提林为民在中所嘲讽的各种社会现象和对象,单从作品本身来说,《升官记》的完成质量是非常高的。

后世人一提到中国的讽刺,最先想到的永远是清末民初的那几部经典作品,《老残游记》《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

到了近代,也有鲁迅先生、老舍先生、赵树理先生等名家的作品。

但到了改革开放这些年,讽刺似乎就落寞了下来。

倒不是没有作家写这一类的了,相反还是有一部分作家在坚持这一类题材的创作,但近些年来的作品都存在一个问题。

辞气浮露,笔无藏锋。

这个评价也是众多评论家在评论清晚期讽刺、谴责常用的用语,说得简单点就是写的太直白、太夸张了,不够含蓄,缺少文人的那种婉转和洞明。

这也是讽刺、谴责在创作时,最难规避的问题。

你要揭露、要讽刺、要谴责,就难免流于直白、失于夸张。

林为民在《升官记》中揭露和讽刺了这个社会上的很多怪现象,在写到人物之间的算计和斗争之时是极尽赤裸的。

但在处理这些情节时又非常理智和客观,并不参杂个人情感,这就最大程度的避免了中的情节失真,让的氛围更加的真实、平和。

哪怕故事中人物斗得再激烈,也并不影响读者的阅读,更不会让读者产生夸张失实的感觉来。

国内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在七月时曾在《文艺报》上撰文,称赞《升官记》是“中国当代讽刺之巅峰”。

如此盛赞,把很多人对于《升官记》这部的关注焦点从“文坛恩怨”转移到了本身上,也让不少人真正认识到了《升官记》这部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