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导航系统的概念,是在二零零一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学院的三位专家提出的,随即就引来了全世界的关注。
量子导航系统,相比现有卫星导航系统,优势颇多。最重要的两条是,一精度更高,二安全系数更高。
卫星导航系统采用三球定位原理,在定位精度方面存在固有的弊端,目前卫星轨道误差的等效误差在五到四十米
相比起来,量子导航系统,是利用惯性敏感器、基准方向及最初的位置信息来确定运载体的方位、位置和速度的自主式航位推算导航系统。
由于其由量子陀螺仪、量子加速度计、原子时钟等部分组成,基于原子物质波的干涉效应与原子自旋的传感测量具有高灵敏度和极低零偏漂移的优异特点,与传统惯导系统相比,测量精度误差更小,对载体姿态改变的检测灵敏度更高。
而且,由于量子具有测不准原理与不可克隆原理,即未知的量子态无法进行测量,且量子态不可被精确复制。
因此将量子定位系统与量子密钥协议结合,在实现信息保密处理的同时,提高了量子定位系统的安全性。
而且,量子导航系统靠自身惯件实现姿态调整与定位,不需要从在轨卫星实时接收信号进行测距和授时,属于无源定位系统。具有不向外辐射能量、隐蔽性好、不易受干扰、安全性高等优点。
因此,量子导航系统的概念一问世,立刻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
多个国家,如美國、英國、中國、法國、俄國等,都纷纷投入量子导航系统的研究。仅美國一国,就有近四十家科研机构上马这个项目。
但是几年过去,量子导航系统的理论都未完善,更不要说成功开发出原型机。
也正是因此,当人们得知加州理工学院的项南、霍华德、莱斯利三人团队研发出量子导航系统,并已经造出原型机之后才如此震撼。
……
“他们的量子导航系统真的能够运转么?定位的精度有多高?”
“他们的导航系统是如何解决得超流体漩涡解体的难题?!”
“拉杰不是天体粒子物理学家么,怎么连量子导航系统也会搞?!”
学界议论纷纷道,都想一探究竟。
只不过,量子导航系统早被加州理工学院列为绝密,等闲之人根本无权翻阅那些研究资料。
而相比学界的好奇,商界、军方则对这一系统垂涎三尺,很快就找上门来要求合作。军方甚至要求将它列为军事机密,交由它来保管。
不过加州理工学院也不是吃素的,它是美國顶级学府,桃李满天下,立校百年来培育了无数人才,在学界、商界、政界都拥有广泛的人脉。
在这种情况下,军方想强压加州理工学院交出量子导航系统,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面临到重重地阻力。
因此最后博弈的结果,就是军方、校方、商界,共同合作开发量子导航系统,投入的资金也多达十亿美元。当然这只是阶段性的。
项南、霍华德、莱斯利拿到资金之后,也开始招兵买马,组建团队,继续量子导航系统的研发。
目前原型机虽然造出来了,而且运行良好,但还是不少的缺憾。
一是体积还是太大了。如果能够缩小到核桃大小,它的应用范围会更广。
二是它的核心——超流体漩涡,是由液氦造成的。而液氦需要零下二百七十一度,才能保持超流体的状态。
这个温度还是太低了。为了维持这样的低温,需要耗损大量的能量。因此如果能有温度更高的超流体,那么它不仅能节省更多能源,而且制造的难度也将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