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那些不服气的外科医生们,一个个都想看看能把自己淘汰了的内镜到底怎么能显威风?
之前的胃底折叠术只是偶然一例成功,不少外科医生们都憋着气不服呢。
手术进行,陈棋顺利下胃镜管,通过食管,一路向下,一直到达贲门与食管的交界处,也是梗阻发生的地方。
这时候音响里陈棋的声音又响起:
“大家看到了吗?这里就是梗阻发生的地方,根本原因就是食管外围的括约肌一直保持着紧绷的状态,导致食管下端被收紧关闭,食管上端变得粗大,那么怎么样解除食管下括约机的关锁呢?”
所有医生脑子都在飞快转动,包括张伟忠教授和李校长、王院长之类的名医大佬,都想不通。
毕竟胃镜现在在食管里面,而括约肌在食管外面,中间隔了一层食管壁,你这胃镜如何处理肌肉?
在食管上打个孔?
这显然就属于有创手术了,根本就不像之前所说的安全便捷无创有效的内镜手术原则。
而且食管穿孔的后果也非常严重,如果穿孔的部位临近大血管,比如主动脉,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如果再合并纵隔的感染、胸腔的感染,主动脉感染甚至破裂等并发症的发生,完全可以引起病人死亡。
如果危害远远大于收益,那这台内镜手术的意义就不大了。
在场的都是专业医生,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大家都想看看这位神奇的院长如何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陈棋没有过多在食管贲门部多停留,给大伙儿看完梗阻部位,并且留下几张照片后,胃镜反而一路倒退,慢慢开始拨出来了。
这个举动让大伙的头顶又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问号。
这是怎么了?手术不做了?那你陈棋之前吹了那么多牛干嘛?
这可是现场直播,多少大佬看着呢,那可就是翻车大事故了。
就在大家以为陈棋要认输,停止继续手术的时候,突然陈棋将胃镜停在了距离贲门处大约1cm的地方不动了。
“张教授,给我电刀。”
张伟忠回过神来:“噢好,电刀,电刀……”
兰丽娟悄悄将一跟前端带有电刀的管子递给了张教授,没办法,张教授没做过内镜手术,对器材并不熟悉。
而且每个厂家的胃镜管都不一样,混在一个大盒子里,不是熟练的人根本没办法一眼找到。
只见陈棋拿过电刀管,沿着胃镜插入空槽,屏幕上大家可以清晰看到电刀露了出来,然后陈棋在食管黏膜上慢慢切割,直接开了一个小口子。
当,当,当~~~~
大家头顶的问号越来越多,看不透这位陈医生为什么要在食管黏膜上开个小口子,但又不是穿透食管壁,问题是这样你胃镜还是没办法伸出食管外面去呀。
难道你能隔空取物不成?
陈棋则自顾自下命令:“给我注射针,准备好生理盐水。”
张·好奇宝宝·伟忠实在忍不住问道:“陈院长,你为什么要打这么个口子?还有你要生理盐水干嘛?”
这同样是所有医生们共同的问题。
陈棋一边操作,一边继续给大伙儿解释,毕竟这是公开教学手术课,主要目的还是要让人看懂。
“回答这个问题前,大家都回想一下管壁的解剖结构,一共分为几层?”
陈棋这问题一问,如同老师问学生一般,瞬间大伙儿都安静了,就连李校长、王院长这样的大佬也一时手忙脚乱在努力回想。
内科的贾良才主任这时候坐在大礼堂里,对着旁边的外科几个主任嘲笑道:
“嗳嗳,那谁,老金,老刘,老沈,来来来,你们来回答一下,不是一心要跟我们内科比一比嘛,现在院长在提问了,你们不要当缩头乌龟呀。”
“靠,你知道了不起啊,你会背几个解剖结构有趣死了,来来来,这个病人给你,你有没有本事动刀子做手术,估计看到血流出来直接晕了吧?”
外科金培林主任这话一落,外科人群中暴发出一阵喝倒彩的声音。
因为陈棋的一个提问,内外科医生又互相怼上了,若大的大礼堂里热闹得跟春节联欢晚会一样。
手术室里,张教授这时候跟个实习生似的,老老实实在回答:
“正常的消化管壁般包括四层,有黏膜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以及浆膜层,管没有浆膜层,但是有外膜,由些结缔组织组成。同样是四层结构吧。”
陈棋轻笑了一下:“果然是复旦的教授,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呀,这么基础的问题也随口答上来了。”
这话一出,李校长、王院长、许主任、郭书纪、朱主任等一干大佬,有一个算一个,一个个都脸红了。
这就是学术型专家和临床型专家的最大区别,人家在动脑子,而不是一味的拿着刀子切切切蛮干。
张教授这可是客场作战,还是来学习的,赶紧谦虚几句:
“哪里哪里,没有陈院长的思维天马行空。”
正式教学手术,陈棋也不方便过多商业吹棒,于是继续之前的话题:
“我们都知道,咳咳,我们部分医生知道,食管黏膜下层是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你们仔细看我现在在做的步骤,就是往黏膜下层里面注入生理盐水,这样可以让黏膜下层隆起,和固有肌层分离开来。
然后我再用电刀伸进这个切口,将黏膜层下面的组织都切掉或者融掉,你们看,这是不是形成了一个“隧道孔”?相当于在管壁上打了个洞。
如果家喜欢看谍剧、悬疑剧,就是墙壁上有个夹层,可以藏银、藏等等的那么个地。
那么这个隧道内就是管壁的个夹层,这样创了个空间。我的胃镜进这个夹层隧道后,胃镜就可以顺利来到贲括约肌的地。”
“噢~~~原来是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