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燕子归来,这么一个大千世界,人都要迷路的,鸟飞到哪里去了?他是又怎么寻回来的?
我的乡村民宿,在屋檐下也有一个燕窝,与我过去在农村老宅不同的是,农村的土屋有孔隙,鸟能飞进了,窝搭在屋子里边,现在的建筑都是砖头水泥很严实,鸟飞不见来,只好把窝搭在屋檐下。
这鸟窝空了一个冬天,五月初的时候燕子飞了回来,不知道他们还认不认识我,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认识这个房子。
三年前我装修房子的时候,院前的槐树上喜鹊在搭窝,不久的一天,我发现房前屋檐下挂了几个枯柴棒子,正感到纳闷的时候,一只燕子飞了过来,用嘴在柴火上摸泥巴,我才知道这燕子寻我做邻居了。
我开始留心观察,清晨,太阳还没有出来,燕子已啁啾啁啾地叫着,开始忙碌了。那一对燕子飞进飞出,鸟窝也越来越有形状,直径有七八公分,深度大约有十来公分,燕子飞出去到处衔些绒绒的细细的干草回来,过了不一会儿,两只鸟儿又都飞回来了,各自的嘴里衔着细长的几根枯草。就这样每隔几分钟,重复着同样的动作,飞去又飞回,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我看那巢用泥巴和着杂草筑成,外表凹凸不平且垂着好多根枯草,巢的形状像半个小竹篓,越往下越窄,巢口边沿筑成双层麻花式,看起来既有艺术性又结实耐用,两边对称的多出一斜勾角,像两只小小的飞舞着的燕翅。
个把月时间,鸟巢建好了,那是燕子的爱窝,它们好像结婚了,那只整个身子卧在巢里的应该是妻子,巢沿上趴着的应该是丈夫。它们阖着眼,静静地依偎着,妻子的小脑袋埋进丈夫胸前的羽毛中,那么安详那么幸福。
白天,它俩大多不在巢中,可能去寻找食物,很忙碌的样子。
晚上天还未黑透,它俩便早早回到巢中,巢中的妻子懒懒的,丈夫用尖尖的喙为妻子梳理羽毛或者轻轻碰碰妻子的小嘴,像极了丈夫守在生病的妻子床前的样子。它们那么恩爱,那么和谐,给人暖暖的感动。
娇小的雌鸟就在雄性的“咕咕”声中产下了两只洁白光鲜的蛋儿,和鹌鹑蛋大不了多少。从那会儿开始,两只鸟开始轮流留守在窠巢中,把两只纯白的蛋儿收拢在翅膀下遮掩起来,开始用自己的体温孵化小鸟。
一个留守孵化时,另一个就外出觅食,静候儿女们出生。
入夏绿叶成帷,转眼已是六月半,小燕子出生了!
再过上些日子,小雀终于破壳而出,浑身连根毛也没有,像刚出生的婴儿一般,红红的身体,血管都暴露在外面,眼睛紧闭着,显得有气无力,几只小小的瘦弱的身躯互相依偎在一起,等待着爸爸妈妈找吃的回来。而它们的嘴角,都是嫩黄的颜色,这是幼雀的典型特征。
不经意间,两只鸟蛋变成了两个毛茸茸的雏鸟,在它们父母的翅膀下轻轻地“蠕动”着身子,柔弱的头颈伸向父母,像是撒娇又像是邀宠。
两只小鸟孵化出来后,两只成鸟就轮流看护,轮流飞出去捕食、飞回来喂食。成鸟张大嘴巴,让小鸟把稚嫩的、红红的喙伸进去,它就把装满一嗉子的昆虫,一个一个送到小家伙的口中去,慢慢地把它们喂饱。
幼雀的食量是惊人的,它们需要不停地吃,然后不停地拉,这样才能快速长出羽毛,然后不断地褪换掉嫩羽毛,长出浓密的新羽毛。
一只燕子飞来后站在巢沿上,窝里立即唧唧地叫起来,虽然声音低弱,但还是很容易听出那是雏燕的叫声。大燕把头拱进窝里喂食,窝里热闹片刻后,又恢复安静。那只喂完食的燕子没急着飞走,立在那里时而低头时而望向门外,一会另一只燕子飞来了,它立马腾空飞起,划条弧线飞了出去。这次看得清了,四只小燕子将头探出很高,仰着脖子,大张着明黄色的三角形嘴巴,嗷嗷待哺。两只大燕子一刻不停地飞来飞去,哪怕外面大雨如注,它们依然不辞劳苦!
小鸟渐渐脱去胎气,身体也日益长大,羽毛开始变得有了光泽。每每喂饱小鸟之后,成鸟就搧动着翅膀,做出摇摇欲飞的样子,让小鸟学着搧动翅膀,锻炼它们的体力,学习飞动的姿势。又过了十来天,小鸟就会自己站立起来,搧动着翅膀,做出飞翔的姿态。一天、两天,又过了些天,成鸟就带着小鸟在窗台上走动、跳跃,做出欲飞的样子。
如果不是叫声和干净整洁的羽毛,整个体形看起来已经与它的父母基本一样了,小鸟叽叽的叫声很脆,它扑楞了几下翅膀,似乎还有点害怕,大燕子似乎很着急,左右上下示范飞行,有时整个身子都竖在空中,一对翅膀快速地扇动,小鸟睁着眼睛,有时翅膀扑腾几下,就是不飞,小麻雀还没有信心,就这样反复几次后,小鸟突然扇动翅膀,划出一个低低的弧线,飞出了鸟巢,完成了鸟的成人礼仪。
但是小鸟的胆子很小,还是经常回燕窝,小乌围着两只大燕了叽叽喳喳,蹦蹦跳跳,让我看到了生命延续的力量和奇迹。啊,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呀!
作为生命,燕子很弱小,但它们却靠一双飞翔的翅膀和纯洁的爱心,为自己赢得了属于自己的生命空间,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生命奇迹。望着燕子一家快乐幸福的样子,两只鸟用爱情演绎并创造的生命奇迹,与我们人类并没有任何区别。虽然我们人类会将这视为动物的本能,但我认为这种超越功利的生物本能,有时我们人也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