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室南渡与移民补籍
南宋初年,浙江成为四方移民的中心,“四方之民,云集二浙,百倍常时”(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八)。
宋室南迁后,大批移民进入温州,其中较为集中的,一是建炎四年(113)宗室臣僚余部留居温州;一是乾道二年(1166)强台风登陆带来暴雨和大潮水,温州受灾后,福建移民补籍,闽人相继迁温。葛剑雄主编的《中国移民史》据民国《重修浙江通志稿》等资料统计,宋代迁入温州四十三族,三十五族来自福建。
据王存等《元丰九域志·两浙路》,元丰间(178—185,温州郡主、客户达12196户。短短1年间,温州户数又增加了两倍。
到淳熙间(1174—1189,《万历温州府志》记载,温州府户1735,口91657,又有大幅度增长。移民中有不少宗室宦族。如叶适《水心集》云:“自余为高氏婿,颇得闻外舍事。始在京师,名南宅者宣仁后家也,王侯贵盛冠天下。逃乱转客留居永嘉。”
王叔杲《玉介园集》亦云:大理寺副赵性鲁“宋南渡,宗室多徙温……寄居乐清,公廿九世孙也”。乐清《赵氏宗谱》称:“当两宫北狩,宗室徙温者二十八人”。
南宋乾道二年(1166温州遭遇大水灾,八月十七日,台风挟带大暴雨,山洪暴发,夜潮倒涌入城,幸存者什之一。至今民间尚有“乾道二年,水满炎亭坳,江南只留十八家”之语。
温属沿海各县溺死两万余人,稻禾无收,大灾之后还出现了大疫。
鉴于此,温州知州传檄福建移民。以后数年,大批闽人移温补籍。王氏、池氏、郑氏、应氏、缪氏、杨氏自长溪,何氏自福鼎,曾氏自晋江,蔡氏自兴化,单氏、周氏、尤氏、戴氏、程氏、苏氏、张氏、陈氏、郭氏、徐氏、胡氏、柳氏、邱氏、邹氏、季氏、吕氏、林氏、施氏、钟氏由闽,包氏由合肥,马氏由河南迁入瑞安。
明代:
抗倭士兵戍守留温
明代抗倭,大批士兵戍守温州。明朝时期,温州沿海一带是常遭倭寇侵扰的地区之一。明代开国勋将汤和为永固海防之计,亲自规划、督导,在浙东、浙西沿海修筑卫所59座,并募兵6万守之,史称“海上长城”。
59座卫所中,温州有金乡卫、温州卫、盘石卫和蒲门、钱仓、平阳、海安、宁村、盘石后、蒲岐等千户所,有力地防御了倭寇的窜犯。
戍守温州的士兵当中,后来有不少在驻地定居,如温州市郊的宁村(当年的“所”),竟有上百个姓氏。据说,今苍南县金乡镇内的人使用的金乡话,是明朝金乡卫所驻军传留下来的话,属北部吴语系统而夹杂官话成分。
结论:
徐定水先生的《温州历代迁入人口姓氏考述》,在列举了大量迁入人口姓氏之后,得出结论认为:温州历代迁入人口,以宋代为最多,其次五代,再次为唐代、明代。各地迁入人口中,外省以福建为最多,几占半数以上,次为河南、安徽、江西等。
可见,温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移民之乡。大批移民之所以迁居温州,不但因为温州是个“温润之州”,生存环境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还有温州开发较晚,相当长时期内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便于移民垦荒种植的原因。加上温州地处东南一隅,较少受战乱影响,社会安定,移民之乡也就应运而生了。
温州文化也正是在不断受到南北文化的交流、冲击和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具有多样性的文化特征,因此,温州人骨子里也有“闯天下”的基因。
参考资料:《温州历史年表》沈克成
外公说他不怕麻烦,于是他和先生研制九蒸九晒姜粉,用于中药配伍,并制成姜粉,姜丸,还制出姜膏,姜酒,姜汗等。并在手札中记录:治疗产后伤食症和肠胃不适甚佳。
外公的中药配伍中的姜,都是九蒸九晒的。用他的话说,下药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