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看到摆摊的人立牌子,牌子上写字,高兴,因为干活的人识字,在这里做工会有人教。
“打糕贵,因为有黄豆面子,而且人工比年糕多,需要打。”里长看到卖打糕的。
这里的小吃种类少,贵的没人跑此地卖。
不过有爆米花棒和崩的大米花,这些显然是从下丘村专门批发的地方进货。
朱元璋颔首,边看边溜达,别看是外来干活的人居住,卫生好,没人往街上直接扔垃圾、泼脏水,路面整洁。
由于先建的,聚居区没有暖气,只有火墙,反正冻不死人就行。
“走,往回转。”朱元璋又看一会儿,见耽误别人做事情,顺另一条路向回走。
他就是过来打个突击,没提前跟本地负责的人说。
负责的人如释重负,决定回头奖励在此坐镇的衙门里的人。
归程的路上,有衙役匆匆跑过来,在刘知县那里耳语,刘知县先是一愣,随即露出愤怒的神色。
刚要吩咐衙役,朱元璋扭头看过来:“何事?”
隔着二十多米的位置,刘知县往前凑:“陛下,有人举报下丘村卖残次品,陶器。”
朱元璋也愣了:“宜长,下丘村的陶瓷器有记号吗?”
“陛下,有,不过并非别人造假后冒充下丘村陶器,村子确实卖残次品。”里长一脸无所谓的样子。
“是这样,下丘村的窑一次能够烧很多陶瓷器,必然存在瑕疵,包括脱釉、裂釉、形状改变。
有瑕疵的瓷器还未往外放,陶器先放出来,原本卖五文钱的同形状的陶器,由于形状变了,只卖一文钱。
吃饭的碗,不圆也一样可以盛饭,关键便宜,卖的时候告诉别人这是残次品。”
里长道出原因,他又不是官窑,烧出来必须得好的,稍微有一点瑕疵便砸了。
陶瓷变形,不耽误使用,像坛子,放到地上由于底布不平,会微微晃动,百姓买回去,垫个什么东西就稳了。
朱元璋笑了:“有得用已不错。你们抢了别人的买卖,不如把有瑕疵的瓷器一并放出来,价钱要低。”
他明白,寻常百姓才不会举报下丘村,只有同行受冲击。
律法规定不得以次充好,却没说不得卖不好的东西。
下丘村的窑成片的,单独一个窑一次就烧几千上万件器皿,一窑连一窑。
许多都运到别处去卖,别人的窑哪有那么大的?好不容易烧出来一窑,不好的也能卖贵一点,结果……
朱元璋生气,烧窑的才多少人?需求更大的百姓多少人?当然以百姓为重。
既然如此,叫下丘村把瓷器也拿出来卖,看你们还闹事不?
“村子本想过了年,让商人批发走有瑕疵的瓷器,把应天府的市场留给本地烧窑的。”里长不想再用瓷器冲击别人。
“宜长咱给你出主意,先不说要求,只在便民处贴卖的告示,大量有瑕疵的瓷器便宜卖。”
朱元璋帮忙使坏,吓唬本地烧窑的,等最后再说这批瓷器不能在应天府销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