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新政猛如虎(2 / 2)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9199 字 2023-05-31

每一条新政改革,都有可能触及到天下所有人。

陛阶上,朱允熥稍稍回身,侧目看向坐在交椅上的太子老爹,而后方才开口道:“新政诸事,交由文渊阁依照陛下旨意,议定整理章程,呈于圣前。”

“太孙所言,即是孤意。”

许久不再开口的朱标,终于是缓缓开口道来。

一侧伺候着的孙狗儿见状,当即上前:“百官退朝。”

今天宫中的意思本就是为新政表明态度,奠定基调,且安排好文渊阁的人事组成。

新政余下的事情,也非是今日一次朝会就能够尽数确定的。

殿内百官明白,见太子和太孙已经开始赶人,心中便是再有想法,也只能是躬身告退。

而朱标和朱允熥父子二人便只是静静的坐在、站在华盖殿内的御桌前,望着百官一一退出殿外。

“孔子的那句话引用的很不错。”

朱允熥正在望着任亨泰、徐允恭这几位在朝的内阁成员,走在最后跨出大殿,身后便传来了太子的声音。

他回过神,双手端在一起,面上带着笑容:“朝廷眼下虽然十官九缺,但新政却要急行,若是这个时候还不能让他们明白了将来,儿子以为便有百万明军在侧,恐怕也难以长久。”

朱标则是转动着手上的扳指,目光好似是穿过了殿门,望向殿外那些正在出宫的官员们,一声长吟后,他幽幽道:“郁新、王儁二人,你不急着处置发落了?”

朱允熥干笑一声,微微颔首:“总要给任亨泰他们在朝堂上留几个能说反话的人,如今朝堂这般,他二人又能再起什么风浪?”

朱标却是摇摇头:“既然你说新政对他们而言,便如勐虎。那留他们原地留任,身边却要放置几只勐虎才是。新政初行,万事以稳为要。”

太子爷说完之后,也不给朱允熥思考的时间。

朱标坐在交椅上歪过头,看向了一旁低头注视着这边,时刻等待着接令的孙狗儿。

孙狗儿当即拱手抱拳,提着衣袍就往殿外走去。

少顷。

这位执掌内宫二十四衙门的大总管,便已经是到了殿外百官身后。

“有口谕。”

孙狗儿的声音并不大,但在宫中这么多年,他的喊话还是传入了每一个官员的耳中。

华盖殿前,百官们慢慢的停下了脚步,眼里却是有些疑惑,不知这口谕到底又是谁的。

孙狗儿则是继续朗声道:“着令,魏国公、武英殿大学士徐允恭,充任大都督府大都督,蓝玉充任大都督府左都督,沐英充任大都督府右都督。

文华殿行走、户部郎中夏原吉,晋户部左侍郎,参知文渊阁。

文华殿行走、兵部郎中铁铉,晋兵部左侍郎,参知文渊阁。

承事郎、大匠师张二工,晋工部左侍郎。

吏部文选清吏司主事白玉秀,晋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

户部右侍郎祁着,晋刑部尚书。

工部左侍郎蒋毅,晋都察院左都御史。”

原本就带着沉重心事的官员们,回头看向华盖殿前陛阶上的孙狗儿,心头好似钻进了一声虎啸声。

当真是新政勐如虎啊。

前一刻殿内刚刚提及,此刻便已雷厉风行了起来。

徐允恭、蓝玉、沐英三人就任大都督府,这在情理之中。

而对夏原吉和铁铉两人的谕令,却充满了意外和戏剧性。

反倒是国朝那头一个匠官张二工,晋升成为工部左侍郎,早就在所有人的预料之中。只是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件事情将会发生在龙江船厂那艘蒸汽海船下水之后,却不想会被提前到了现在。

似乎,这是宫中为了进一步显示对新政的态度。

华盖殿前,有人躬身领命谢恩,也有人目光闪烁不定,心中念头无数,百感交集。

郁新和王儁两人深深的对视了一眼,只觉得后背发凉。

双手更是悄无声息的藏在了袖袍下,不愿被人看出已经冒汗的手心。

陛阶上,孙狗儿传达了口谕之后便悄然离去。

而在殿前,官员们已经开始道贺。

张二工被一群不知从哪里来的官员们给围着,若非有其他的匠官护在自己身边,这时候的他定然是要狼狈逃窜的。

望着眼前人头攒动,耳边嘈嘈杂杂,张二工只觉得一阵目眩。

稍稍安定之后,张二工却是想到了,工部侍郎是不是也有资格穿大红袍的。

“恭喜张侍郎了,想来等下宫里头就会将那袭大红袍送到侍郎手上了。”

袁素泰和煦的声音传入张二工的耳中,让这位当官以来,只想着做好手头上,穿上大红袍的匠人,眼前终于是恢复了清明。

张二工转头看向面带善意笑容的袁素泰,连忙拱手:“让监正笑话了。”

袁素泰却是心中欢喜,满朝官员都热衷于称他为那什么少师,可他偏生就是喜欢听张二工称呼自己为上林苑监监正。

袁素泰伸手拍拍张二工的肩头:“一同出宫吧,工部那边的事情,还得好几日才能处理好,侍郎有什么疑虑,这几日都可以来上林苑监寻老夫。近来上林苑监不少瓜果都熟了,到时候也好让侍郎带些回家,给家中孩子们尝尝。”

袁素泰说着话,目光澹澹的看向周围试图想要与张二工提前结交的官员们。

国家从一品少师的一个眼神,周围的官员们纷纷作鸟兽散,再不敢围堵。

另一侧的功勋武将们,依旧是聚在一起。

这一遭朝廷推行新政,不管文官们如何,他们这些人却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徽先伯桑敬提着腰带,试图让自己显得更加威风赫赫。

他看了两眼乱糟糟的文官们,低声道:“这一次我朝复设大都督府,兵部那边有些东西,也该是拿回来才是了。”

说着话,桑敬的目光却是看向徐允恭。

如今以武英殿大学士,首位进入文渊阁票拟军国大事的魏国公徐允恭,便是帝国当之无愧的军方第一人。

徐允恭看向身边的常森、汤醴二人:“五军都督府要尽早拿出章程,复行秦法军功爵,京军、边军、地方卫所,还有在外征战的将士们,都要梳理一遍。

陛下不会让大都督府独行诸事,但能让我朝百万官兵更从容征战操练的事情,却还是要和兵部过过招的。”

常森低声道:“任阁老大概会多有阻拦,却不知解阁老和高阁老,是否会在文渊阁里,与公爷试论一二。”

“若是凉国公和西平侯能早日回京便好了,文渊阁里公爷也不会像现在这般显得势单力薄。”汤醴轻声开口,心中却知道如今新政初开,那两位大概还要领兵在外巡视多日。

徐允恭轻笑一声。

“虎于山林,潜行百里。”

………………

?月票??推荐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