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看到他的目光终于笑了,赞许的点头道:“这回想明白了吧,帝皇之道不仅要让百姓富足,更要让民心归朴,霓裳羽衣曲繁华太过,只能把民风导向奢靡,可谓盛极而衰之曲调,只能束之高阁,不宜流传于外。”
赵昉诚恳认错,郑重拱手作揖道:“儿子错了,竟然让此曲流传出去,请父皇责罚。”
赵祯摆摆手道:“算了,只要我儿晓得道理,一首曲子罢了。”
一直在看他两父子争论的几位大臣,此时开始纷纷称赞道:“官家教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为天下表率也。”
赵祯开心的合不拢嘴,赵昉却悄悄的给那些人白眼,反正在座的只有两三个是他喜欢的人,其他的他才无感呢。
前文说过,宋朝的宰辅大臣不能一直担任,如今的宰相还是晏殊,那是因为他比较迟才上位的。
枢密使庞籍也才两年多,其余的范仲淹、韩琦这两位,一个去了西北,一个去了北方。
当然也是因为这次军改,需要他两亲自去坐镇,头衔还保留着枢密使,但实际工作已经是安抚使了。
包拯升为御史中丞,龙图阁大学士,比历史上的直学士高了一级。
王拱辰为知谏院也升官了,富弼为参知政事,欧阳修等人去了六部,负责具体工作,才没时间在这陪着赵祯呢。
眼下在场的丁度等人,赵昉对他们看不顺眼,还是因为这些人当初对自己落井下石,他可记的牢牢的。
“对了爹爹,两浙路从去年入秋就开始干旱,今年开春还是滴雨未下,恐怕灾情已经发生了,不知可有奏章上来言此事?”
赵昉本来想走了,可想到范仲淹突然想起皇佑二年的吴中饥荒,历史上是他在杭州,才解决了大批百姓饿死的惨剧。
可现在老范人在西北,没有他那举重若轻的手段,谁知道别人有没有那能力呢。
古代交通不便,百姓又没有余粮,一个季度没收成就可能饿死人,要是连着干旱一两年,绝对是饿殍满地。
这下他急了,赶紧询问这事,人命关天不敢懈怠呀。
参知政事梁适眉头一皱道:“敢问魏王从何得知两浙路消息的?去年的干旱倒是有奏章,可并未发生灾民逃难,今年这才开春,应该不至于吧。”
严格来讲北方现在还没到开春季节,但杭州可是江南气候,清明之前就绿叶满山了。
福建广东更早,正月桃花就开了,浙江迟一点,二月份也算开春了,虽然跟江苏在同一纬度,但气候比江苏更温暖,因为浙江是沿海。
“你们都不看报纸吗?本王创办报纸这么多年了,难道你们认为那东西只是宣传用的吗?各地民生、发生的事都可以从那得到信息,难道你们都以为那是故事不成?”
一连三问,把大家问的面红耳赤,从庆历初办的报纸到现在已经成熟了,大家其实也有看报的习惯,可就是没人重视报纸的其他功能。
大家想当然的认为,报纸只是一种宣传政策的载体,以及市井小民娱乐的故事,再有就是商家广而告之的地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