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气不是无所不能的,赵昉偷偷试过给陈尧佐输入真气,但并没有什么作用,只是减轻他在病痛中的痛苦。
这让他明白,真气能救了自己两个弟弟,不等于能包治百病,陈尧佐这是身体枯竭了,神仙也救不活他。
等到陈尧佐的家人来到,十个儿子,四十个孙子,从里屋跪到外面的院子。
老人这才开口说道:“魏王是老夫的学生,老夫一生荣耀已经极致,临走前要做一个决定,那就是我陈尧佐的子孙,不再以恩荫入仕。”
“恩师!”
“昉儿别说话。”
惊叫的赵昉被老人打断,看着他道:“你有大志向,为师无法改变别人,但能自律子孙,不能给你拖后腿。”
说着看向儿孙们道:“别说老夫不念亲情,陈家世代为官,家产足以让你们过上富裕的生活,想入仕凭自己本事去争,大丈夫岂能无斗志,凭祖宗恩惠算什么好男儿。”
“谨遵父亲教诲!”
“尊大父教诲!”
随着儿子们的应答,门外的孙子辈也开口了,陈家十个儿子都在京为官,孙子中也有十几人已经入仕。
陈尧佐还真不担心陈家没落了,但能做出这决定,的确是别人做不到的。
毕竟虎父犬子是常有的,就拿陈家来说,陈尧佐三兄弟的成就,是他们子孙无法比的上的。
两位状元一个进士,两个宰相一个节度使,这就是他三兄弟的高度,而子孙们无一个后来当宰相。
甚至陈尧佐十个儿子,最高的官职是员外郎,仅是正五品的文官,比起父辈差得远了。
十月二十六日清晨,大宋一代明相陈尧佐去世,临终上书,停止陈家子孙恩荫入仕之路,轰动了整个汴京城。
“陈相究竟想干嘛!如此荒唐之事也能提出来……”
“陈相真丈夫也!男儿功名自取之,何须祖父辈恩泽……”
两种不同的声音,在汴京城展开激烈的争论,太学生尤其踊跃,中间夹杂着传颂赵昉的言论,说他尊师重道,侍奉于恩师病榻前,一直到为其送终。
但这些赵昉现在才没心思理会,这是他来到这世界后,第一次送走亲近的人,三年师生,陈尧佐为他尽到了师者如父的责任。
传道受业解惑之外,还为他遮风挡雨,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士林中为他张目。
三天后朝堂讨论陈尧佐的谥号,赵昉这才从灵前匆匆赶回,上朝看看众臣打算用什么谥号。
其实他不用看,陈尧佐历史上被上谥号为“文惠”,这在北宋是个很美好的谥号,只是不是第一名的。
北宋最好的谥号是“忠献”,至于“文正”这个后来被尊为第一的,其实在这时代跟文惠差不多。
北宋只有两个人的谥号是忠献,一个是开国宰相赵普,另一个是扶立两位皇帝的韩琦。
赵昉很想让陈尧佐用这个谥号,可问题是这个谥号后来被糟蹋了,到南宋后被人嫌弃,甚至没人看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