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煮海晒盐(2 / 2)

宋吹 花花和尚老道 3240 字 2023-05-27

出海寻找美洲大陆一事再无道家弟子提起,现在的道家弟子纷纷议论开了封炉泥。

要说这封炉泥吧,对于道家来说,还真不是什么稀罕的,各门各派几乎都有,却没想到这封炉泥,现在确切地说应该是水泥,居然有着如此广阔的钱景,要不说还得是师祖啊,眼光真是犀利,一下子就把封炉泥的价值给挖掘出来了。

要说这世界上最赚钱的啊,那就得走量,历朝历代最富裕的那一批人里面,盐商是必不可缺的,因为盐是必需品,走的起来量!如果要修桥铺路,修建城墙,这水泥的量还会少吗?这是王老志的感叹!

道家各弟子对于王老志的这番话那是相当认可,道家在师祖的带领下又挖到了一座金山啊!

不要说道家弟子了,赵佶、高俅、梁师成都已经沉浸在了小钱钱的梦想中去!

张安安听了王老志的感叹,一拍大腿,将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盐啊!自己怎么就没想到盐呢?那些电视里面,盐商可都是富可敌国的主啊,私人小花园随便就建,过着奢华而又腐朽的堕落生活,这可是张安安曾经的小梦想啊!

张安安赶紧让人去取最差最次最便宜的盐来。

很快,郑屠娘子将老爷张安安所需要的最差最次最便宜的盐搞来了。

《中国盐政史》中有“世界盐业莫先于中国,中国盐业发源最古在昔神农时代夙沙初作煮海为盐,号称‘盐宗’。”的说法。而考古发现也证明,我国自将近5年前就已经学会煮制海盐。

宋朝程大昌在“演繁露”中写道:“盐已成卤水,暴烈日,即成方印,洁白可爱,初小渐大或数十印累累相连”,形象地描述了食盐通过蒸发结晶成为晶体的过程,以及所结晶的食盐的形态。

在清朝之前,古人主要是以煮盐为主,就是那个大锅煮海水,产量小还费柴!

通过刘混康的介绍,张安安得到宋朝的制盐情况后,已经激动地浑身发抖了,仿佛看到了无数的小钱钱向自己飞来,再也不怕败家娘们败家了!

张安安将从网络上看来的晒盐之法说了出来,就是把海水放到一个池子里,晒他,然后等晒得差不多了,再换个池子,接着晒他,等他结晶。

赵佶眼前一亮,这个法子好啊,比起煮盐来,这晒盐虽然速度是慢了一点,但是架不住产量大啊,还节省了柴火,这要是能成,这得赚多少钱啊!

梁师成已经迫不及待要派人八百里加急让海边的盐场开始实验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