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雁门关十三(2 / 2)

宋吹 花花和尚老道 2444 字 23天前

皇帝御驾所在受到攻击,谁敢不去护驾?敌军统帅只要不是太过无能,仅凭这一点,就能将你耍的团团转!

高粱河一战,辽军就盯着太宗皇帝打,只要太宗皇帝顶不住,御驾这么一动,其他不明就里的宋军就全崩了。

太宗皇帝其实也很清楚这一点,但是赵宋靠着欺负孤儿寡母起的家,害怕的就是下面人有样学样,不御驾亲征不放心啊!

高粱河一战后,太宗皇帝也算是想明白了,御驾亲征那是摆明了让人打,不御驾亲征吧,又怕抓不住军队,还是算了吧,不北伐了,先把内部整理好吧!

宋人消停了,辽人开始不消停了,没道理只有你北伐,我不南侵啊,况且我还有地理优势!

攻守换防,但守才是宋人的强项,辽人损兵折将,并没有讨到好处。

太宗一死,真宗继位,好大儿一想到英明神武的老父亲也干不过辽人,自己就更不是那颗葱了,于是就通过边境官吏向辽朝表达了愿意和好的意向。

辽人不干啊,你宋人想打就打,想和就和,没那么便宜!

景德元年(1004年)九月,辽圣宗与承天太后萧绰以收复瓦桥关(在雄县南)失地为名,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宋辽在宋缘边各地陆续发生战斗。

这一次,辽人倾举国之力,来势汹汹,不再是以前的小打小闹。

宋人震动,真宗皇帝问计群臣,江西人、参知政事王钦若主张迁都升州(今江苏南京),蜀人、签署枢密院事陈尧叟主张迁都益州(今四川成都)。

失去了燕云十六州,东京汴梁其实并不适合作为都城,太祖皇帝在位时,便已经动了迁都的念头,甚至都已经派人去洛阳考察了,但是汴梁城的利益纠葛实在是太多太多,当时的重臣几乎是一面倒地反对迁都,强如太祖皇帝也不能违背众意。

寇准其实并不反对迁都,而是反对在兵临城下的情况下迁都。

寇准厉声反对说:“谁是替陛下筹划这个计策的人?他的罪可以斩首。现在陛下是神明威武的皇帝,武将和文臣都很团结,如果您亲自领兵出征,敌人自然而然就会逃跑。不这样,那就出奇兵打乱敌人的计划,坚守阵地消磨敌人的士气,使敌人困乏疲惫。从疲劳和安逸的敌我形势来看,我们有必胜的把握。为什么要抛弃太庙太社,到楚、蜀这样边远的地方去呢?问题在于人心崩溃了,敌人乘势而入,天下还能够保住吗?”

寇准的提议得到了以将门为首的一众重臣的拥护,没有人愿意放弃几代人在汴梁城里经营的利益。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真宗皇帝可以说是被以寇准为首的大臣们架着上了战场。

当时的情况已经危急到真宗皇帝告知心腹:“十日不胜,立太子!”

大军到达澶州后,以将门为首的宋军爆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不但顶住了辽人一波又一波的攻势,还运气爆棚地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凛。

萧挞凛可不是什么无名鼠辈,在当时那可是大辽战神!

被辽人誉为杨无敌的杨业,便是被萧挞凛俘获的,一生南征北战为大辽立下了赫赫战功!

萧挞凛的灵柩运到萧太后营帐,萧太后为之痛哭,并辍朝五日。

萧挞凛的死也成为了宋辽关系的转折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