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钧来了便没打算立即回去,呆在这山里面,省掉了许多应酬麻烦,在麻城天天都有客人拜访。刘钧每天都在各村各庄转悠着,去九头鸟弟兄们的家中看看,然后跟他们聊聊天,他也特别关注太平乡这些普通百姓的生活。
跟许多人谈过后,刘钧才知道,山里人家的日子越来越艰难了,太平乡本就田少山多,产出不多,可捐派却年年增加。今年以来,又多了练饷还有团练派粮等等好些个名目的征派,若不是今年许多人家子弟加入九头鸟,带回来不少的银钱,然后大家又相互帮衬,只怕今天肯定得有不少的人家得逃亡去了。
一旦有人逃亡,那么各种粮税却一分不会少,而且逃亡掉的人那份也会再摊到其它留下来的人头上。
听说在山那边的河南光州和庐州府的山区里,好多个庄子里的年轻人都有了一些让人不安的念头,他们不甘忍受下去,在暗地里盼着流匪们打过来,甚至有些没牵挂的年轻人主动离家去投匪,只为了能活下去。不再绝望的生活,受无尽的盘剥。
还是咱们太平乡好啊,有侯爷招兵,大家有了出路,有了希望。大帅,多招些兵。咱们太平乡的小伙都是勇猛能战的,听话。多招些兵,咱们太平乡的百姓也多了些活路。聊天时,村里一群年老的老人们恳求着刘钧能多招些小伙子去当兵。
对于这些要求,刘钧也是尽量满足的,这次扩编,刘钧又在麻城大量招募。对刘钧来说,从麻城招募新兵,那都是同乡近邻的子弟兵。操一样的口音,说一样的话,大家知根知底,最是可信,也好管理。尤其是如太平乡这样的地方,穷乡僻壤,年轻子弟都很老实肯吃苦,他们会很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
刘钧每去一个村子。总要带上许多礼物,都是些很实用的粮食布匹。挨家挨户的给村里的人发放,尤其是那些孤寡老人,残疾家庭等,都会多发一份。
刘钧的声望在太平乡也不断飞涨,现在他已经成了百姓们心中的活菩萨,甚至家家户户都开始立起了刘钧的长生牌位。日夜为他祈福。
在太平乡住了好些天,刘钧才返回虎头堡。回去的时候,还有张国栋等一众太平乡籍的军官们,以及他们这次回乡在家里招募的数千新兵。
一如老规矩,那些通过招募考核的新兵们。刘钧给他们每人发了五两银子的安家费。九头鸟的薪水和奖赏方法换过许多,但安家费这条却从没有改过,虽然这是一大笔的开支。
回到虎头堡,那里已经有许多先回来的官兵和他们招募回来的新兵,不时还有新队伍回来。那些军官士兵们回乡休假,回来时都带着大大小小的队伍。
这次九头鸟招募的新兵极多,除了在四川时招募了数千新兵外,这次总共还要招募两万余新兵。其中刘钧让秦翼民和马万年回石柱各自招募满本部的那总共四千白杆兵外,刘钧还将在麻城和周边招募两万新兵。
其中,重点在麻城招募一万新兵。
虎头堡一天比一天热闹,一支支的队伍进驻。
这一次,刘钧没有再把自己的老兵全都打散,对他来说,在四川刚扩编过一次的队伍本来就多是新兵。因此,这次刘钧改变了新的扩编方案,招募大批新兵的同时,他保持了从四川回来的那五个营,并从这五个营里抽调了一批精锐的老兵为骨干,充入教导营,再从教导营抽出部份军官加上一些新兵建立起了一个新步兵营。然后把辎重营拆分,补充新兵扩充为两个营,一个辎重营一个战车营。
最后,刘钧又建立了一个讲武堂,用为轮训全军的各级军官,同时招募一批优秀的年青人,进行一至两年的长期培训,然后将来充做各营底层军官,并且把复社白杆兵乡勇团练等其它来外来培训者都调入其中。
最后刘钧的总兵标营是两步一车一骑前后左右四个总兵镇标营,由一个参将任中军坐营官,四个游击将军任各营坐营官,此外,另有一个教导营一个辎重营,这两营由两员游击将军统领,不属于总兵标营,但也直属于刘钧统领,讲武堂随营,由刘钧亲自担任校长。
这六个营就是刘钧要优先精练的九头鸟精锐,其余的新兵,一部份由副将秦翼民招募训练,具体是重庆副将营的三千兵马和白帝城守备的一千兵马,这四千兵马主要以白杆兵为主,但里面也会由刘钧派过去的军官为中层。
至于剩下的新兵,则包括一副将奇兵营四参将援兵营和五个守备千人队。
这两副将四参将六守备一共两万二千新兵,只会抽调少量老兵担任军官,然后得重头练起。
所有的军械装备,都将优先装备刘钧所直接控制的六个营。
一回到虎头堡,刘钧立即收到一封从郧阳送来的急信。
是郧抚朱大人送来的,郧阳出事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