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万法金轮对四知神镜(1 / 2)

崆峒印传说我人族上古至宝,经三皇五帝加持,拥有无上神威。

当然,这是传说,是真是假谁也不知道。

不过,这并不妨碍陈元的道理人字化作的崆峒印发挥威力。

因为陈元也只是借崆峒印来展现人族蛮荒时代镇压一切野兽的气魄和威能。

果不其然,人字一化崆峒印,这巨蟒顿时被崆峒印给砸了个粉碎。

司马量不堪,欲要再度变化。

陈元哪里还会再给他这个机会,崆峒印猛然朝着那迷你大河砸了过去。

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响彻天道内外。

苍穹之中仿佛裂了一个口子,司马量的迷你大河直接被陈元人字化作的崆峒印给砸出了天道。

司马量的道理被破了。

道落之争是陈元赢了。

随着司马量的迷你大河被砸出天道,司马量的精气神所凝聚的大河灵光便开始明灭不定起来。

原因便是因为最为核心的神出了问题了。

神出了问题,精气就没有主持者了。

所以,司马量的大河灵光就要散了。

陈元的精神也从天道之中回归,该说不说,这一次的道落之争让陈元深刻的意识到了一点。

自己的以人为本的道理真的是太强大了。

可以模拟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法宝甚至于传说之中的人物,因为人字包含所有一切关于人族的东西。

不仅仅是法宝和人物,甚至于一些不可言说的东西。

这一次的道落之争让陈元颇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

自己对于人字道理的开发还急需挖掘啊。

越感知越觉得这人字道理奥秘无穷,虽然是自己领悟出来的,但是绝对发生了一些不可知的神秘变化。

但是,现在不是研究这个的时候。

先把司马量给斩了再说。

此时司马量的大河灵光已经散去了,陈元他们也得以从那涛涛大河之中脱出身来。

司马量此时面色惨淡,他虽然不知道自己那大河之道为何会被陈元给砸出了天道,但是他却知道,这一次司马家输了。

司马量看向陈元,声音沙哑的说到:“我司马家可还有生路否?”

陈元直接摇头:“河内司马,自此可以除名了。”

司马量惨淡一笑:“陈台主如此行事,就不怕天下豪强群起而攻之吗?”

陈元淡淡一笑:“我等着他们。”

看陈元如此镇静,司马量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也来不及说什么了。

本来他就要死了,现在又动用了大河灵光,精气神彻底散尽。

支撑着问上两句话已经是不容易,现在失去了执念,生命也就到头了。

司马量手中鸠杖一歪,他便倒了下去。

至此,河内司马最强大的老祖司马量卒。

司马氏再也没有什么依仗可以抵挡陈元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没什么好说的了,陈元一挥手,自有典韦、周泰和吕布等杀神进入司马家,开始了屠杀。

对此,陈元一点怜悯都没有。

无他,司马氏该死而已。

大约一炷香的功夫,几个人从司马氏的府邸之中走了出来。

“军师,都杀完了,没有留一个活口。”

陈元点点头,随后与刘备商议,留下了两个人进行善后。

善后事宜很多,最主要的还是处理尸体,把司马家的钱财运回荆州,一部分悄悄运到洛阳去,陈元去洛阳少不了钱财铺路。

赵氏、郭氏和陈氏都一样,都要这么处理。

刘备和陈元他们马不停蹄的往杨家赶过去。

之所以把杨家放在最后,便是因为杨家是最难啃的一个骨头。

不仅仅是杨家高手多,而且势力庞大。

底蕴极其深厚,按照陈元的估计,杨家或许可以凑出五六个一品高手,加上其他一些底蕴的话,起码能够搞出八九个一品的战力来。

这等实力,已经是恐怖非常。

荆州这一次的行动兴师动众,早就是天下瞩目。

杨家自然不是瞎子聋子,不仅不是,而是消息异常的灵通。

陈元这边刚一出荆州的时候,杨家就得到了消息。

杨家自然不会坐以待毙,除了把家族之中所有的高手都召回来,还请动了四知堂中坐镇的四位老祖宗。

杨秉、杨奉、杨里、杨让。

这四人是杨震的儿子,是杨修的曾祖辈。

杨修的爷爷辈有杨赐、杨敷。

杨修的父亲那一辈有杨琦,杨彪和杨众。

以上几人四知堂的四位都是一品,杨赐和杨彪也都是一品。

也就是说,杨家自己就有六位一品高手。

另外杨家还请来了两位一品高手。

这两位便是袁家的一位老家伙和恒氏的一位老祖宗。

之所以能请来这两家,那是因为杨家跟这两家有姻亲啊。

袁家的是袁汤,他是袁安的孙子。

就是那个袁安卧雪的袁安。

恒家是是个经学世家,世代修行尚书。

这个家族在东汉时期并不显眼,处于积累力量的时期。

不过名声不错,加上家族之中始终有一位一品老祖宗坐镇,倒也过的逍遥。

这一次之所以援助杨家,那也是不得已。

因为恒氏现在是依仗杨氏的,不得不来。

袁氏之所以来,纯粹就是看在亲家的份上了。

反正袁家的一品不少于杨家,即便是袁汤折了,问题也不大。

当然一品毕竟是一品,能保全还是保全的好。

至此,杨家汇聚了八位一品强者的实力,甚至关键时刻还能动用家族至宝四知堂。

当刘备和陈元来到杨家的时候,杨家摆开的架式便是如此。

八位一品强者的气势直冲霄汉,形成种种异象,看上不一点也不比荆州差。

陈元看到这个情形,倒也不惊讶。

毕竟陈元先前早就有所猜测了。

出来答话的是杨赐,因为四知堂那四位早就不问世事很多年了。

杨赐不作声色:“不知陈台主弄出这么大阵势登我杨家之门,所为何事?”

陈元直言:“伯献公,我所谓何来我们都很清楚,没必要在这里绕圈子了。”

杨赐没想到陈元不按套路来,如此直接。

不过杨赐依然不动声色:“既然如此,陈台主,不知此事如何才能作罢?”

“如何作罢?”

陈元哈哈大笑起来:“我听闻杨家有一宝物名为含光佩,不知可否借我一用?如能将此物给我,我便能作罢。”

此言一出,杨赐顿时色变。

这含光佩,乃是杨震所留之宝。

相传,杨震少年时即好学,跟随太常桓郁学习《欧阳尚书》,通晓经术,博览群书,专心探究。当时的儒生称赞他说:“关西孔子杨伯起。”

杨震居住湖城,几十年都不应州郡的礼聘。

很多人认为他年纪大了,应该出去做官了,杨震不仕的志概,更加坚决。

后来有冠雀衔了三条鳣鱼,飞栖在讲堂前面,主讲之人拿着鱼说:“蛇鳣,是卿大夫衣服的象征。三是表示三台的意思,先生从此要高升了。”

所谓鳣鱼,在《临海易物志》中又称含光。

所以,后来杨震官至太尉之时,就以此三鱼炼制了一件法宝,就是这含光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