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清凉,外面起了微风,灯笼随之轻轻摇动。
食堂中李隆基听着李易在那讲解。
“以次品榛子报税,拿良品榛子贩卖。眼下大唐店少而摊多,只能费劲去找大宗卖家收税。
货物量少不交税,个人上山采榛子,挑担子卖,再让其交税,是害民。
商家运一船榛子,可以说是许多个人一起的货,分开来,便不够交税。”
李易说出低价报关、分散所有权的方式规避税收。
“可能杜绝?”李隆基发现漏洞太大,简简单单的,税就少交或不交了。
李易摇头,表示没办法。
莫说大唐,什么时候都有人在避税,注册制下的公司都能有一堆手段,何况是如今。
他劝:“只要能收上来一些税,朝廷日子好过了,允许个别状况存在。
若以税收多少而定政绩,各地税收一定会很好。
不过当地会为了政绩而苛待百姓和商户,强制征高税。
涉及到商品分级问题,商人又不能出具收购单和品次说明。”
李易想到了宋朝,宋朝时候盐铁酒茶专卖。
入城的不管数量多少,一律收税。
开店和铺子收的叫住税,外来送货的叫过税。
大唐目前只有酒专卖,葡萄酒不算。
凡粮食酒,个人偷偷酿了喝没问题,卖是大问题。
李隆基沉吟片刻:“收了商税,至少种田的百姓会好过,稍有灾害,可减免租赋。”
“三哥所言不错,整个大唐,大家应一起负担。
只从某一方攫取利益,某一方只要遇到动荡,有人造反,必然众从。
秦朝的农民起义,有了西汉。
新莽的农民起义,有了东汉。
东汉的农民起义,有了三国。
隋朝的农民起义,有了大唐。”
李易说到此处停下,后面的暂时没有。
“为何会这样?总是种田的百姓吃不饱饭。”李隆基显得很苦恼。
“思农寺的杂交品种要抓紧,同时我这边在找更多的矿物化肥,至于农药……等吧。”
李易清楚,不上化肥、不打农药,别想大量增产。
农药可以控制一下,不急着出现。
矿物化肥没问题,对生物伤害小,加上沤肥技术推广。
只要增产百分之二十,百姓的日子一下就好过了。
若能翻倍,转头就把吐蕃、突厥、契丹给收拾了。
“对,思农寺,思农寺,思农寺。”李隆基重复三遍思农寺的名字。
他不想在大唐有农民起义,李氏天下怎么打下来的他难道不清楚。
吃过饭,晚上李隆基始终在盘算,准备自己多掏钱,雇更多的人进行杂交水稻和麦子的尝试。
七月二十五日,在长孙昕把玉给卖掉,筹集大量资金继续痛快地打造千工拔步床的时候,户部尚书换了一个人。
钟绍京被撤下,昨天晚上回来的毕构上任。
他过去交接一下,没急着办公。
他晌午吃饭的时候,跑到政事堂,要跟三个宰相一起吃,顺便问问情况。
姚崇三人给面子,大家相互熟悉。
“隆择快坐,昨夜回来,没休息几日,定然旅途劳累,晚上去天上人间,我等为你接风洗尘。”
张说热情地招呼着,喊着毕构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