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七章:兵凶战危(1 / 2)

因为宣大总督一直在接受、安置流民,所以宣府、大同一线的局势尚且在掌握之中。

山西仅仅是紧靠陕西的县府被祸及,并没出现如陕西那边流寇四起攻城掠地的惨状。

流寇没杀来,没闹兵灾,秋收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今年宣大地区收获的粮食足够自给自足。

但是由于有粮商大肆收购,粮食的价格依旧很高。

原本秋收后一石麦子的价格会跌到一两银子以下,今年做不到了,居然还在一两二三钱左右波动。

这一任宣大总督在民间的口碑颇佳,在皇帝、内阁、司礼监秉笔太监眼中,耿如杞是个能臣。

大太监王坤当然懂得察言观色,擅长见风使舵。

他来到宣府后在耿如杞面前从来不拿大,还算相安无事。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如今的耿如杞手中宽裕,当然不会慢待了内官。

没几天,大太监王坤收到了宣大总督的礼物,只可惜不是金银财宝,仅仅是一辆瞧上去很大的马车。

太监贪财,外放的太监必须贪财,不贪日子没法过。

因为太监群体也讲究朝中有人好做官,司礼监的大太监,二十四监的掌印太监等等,外放的太监都得给孝敬。

不贪污受贿敲诈勒索拿什么孝敬?

太监就怕被告了黑状,他们不是文官武将,都是皇帝的家奴,皇帝不高兴了,拖下去杖毙跟打死一条狗没啥区别。

原先王坤因为没瞧见宣大总督送来金银财宝满肚子不高兴,但是在坐了一回大轿车后,变成了眉开眼笑。

然后他就开始做白日梦。

大太监金银财宝见得多了,可有谁享受过如此舒适惬意的大轿车?

如果他弄几辆送去京师孝敬曹老公、王公公、唐公公、张公公等等实权派大太监,保不准能升任秉笔太监。

塞外兵凶战危,黄毅当然要备战备荒,粮食不能留在城外,必须入库统一保存。

秋收过后,田地里基本上没了活儿,这时集体农场的劳动者就必须在镇抚官领导下进城工作、生活,春耕开始前再回来。

鞑子、建奴之所以打仗,最大原因是为了抢劫粮食、生活用品。

他们基本上是秋后出兵。

根据地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对应的集体,组织架构做到了如臂使指,所有的汉民都有户口,每一个家庭都有户口簿。

秋后入城都能够得到工作,拿上户口簿就能在公家粮店领到口粮。

粮食统购统销是根据地的管理模式,集体农场收获的粮食都必须入库。

因为集体农场工作者真正的家是在城里,农场没有水泥混凝土筒仓,甚至于住房都是简易窝棚,根本不能过冬。

集体农场的收获上交三分之一,接下来的当然是留足口粮,把余粮卖给根据地公营粮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