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章 破十,破十!(1 / 2)

“onyourmarks~”

多哈当日晚19点22分,距离卫恩以19秒88创造新的2米亚洲纪录还不到2分钟的时间,最受瞩目的男子1米比赛就要开始了。

虽然不是钻石项目,但这场比赛的选手阵容也是非常强的,八名选手当中六人的pb都在1秒以内。

第1道是苏炳天;

第2道是美利坚的达维斯·帕顿;

第3道是牙买加的内斯塔·卡特;

第4道是牙买加的阿萨法·鲍威尔;

第5道是美利坚的贾斯汀·加特林;

第6道是牙买加的勒朗·克拉克;

第7道是法兰西的吉米·维考特;

第8道是美利坚的迈克尔·罗杰斯。

介绍环节结束之后,原本热闹、喧嚣的哈里发体育场就逐渐安静了下来,观众们或摒心静气,或抬头眺望,或举起手机、照相机拍摄照片、影像。

看台上,已经结束了赛后采访的卫恩也坐了下来观看比赛,看向起跑区域的同时,系统也做好了对场上选手进行实时数据分析的准备。

这不是他第一次坐在观众席中观看苏炳天的比赛,前世、今生,加起来有多少次卫恩自己也数不清了。

从前世那种完全是粉丝对偶像的崇拜、敬仰,到重生时因他而点燃的希望与自信,再到如今情比金坚的兄弟之谊

哪怕不是同一个师父教的,哪怕他们之间并没有利益相关,但卫恩就是愿意把自己从系统那里学来的技术、思维毫无保留的与苏炳天分享。

甚至不只是苏炳天,只要是任何一个品行端正的中国短跑运动员,他愿意与之分享。

田径领域不存在什么“不传之秘”,只不过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理念、技术代差而已,卫恩之前对劳毅、苏炳天、张培勐等人分享的理念和技术,都是这个世界上已经存在的,只不过在当时还没有在中国田径领域进行应用而已。

现在的苏炳天,在212年就更换了起跑脚,并且由于自己的提前介入,他的力量素质训练也一直在线,远比前世212年时的“苏炳天”要强。

但能不能在这个赛季完成破十,卫恩也说不准。

反正兰迪已经点名了,说张培勐和苏炳天其实都具备了打开1秒大关的“工具”,只是他们还缺少使用这个“工具”的技术。

这场比赛的强度不低,被鲍威尔和加特林暴虐那是必然的,不过好在苏炳天的身边是帕顿。

帕顿的个人最好成绩虽然高达9秒89,比卫恩都只差了1秒,但那是8、9年的事情了,而且还都是借助+15m/s以上的大风条件“吹”出来的。

正常状态下的帕顿,和现在的苏炳天也就是五五开,有这样的对手在邻道,对于苏炳天来说是个好消息,能让他发挥得更好,不至于被带乱节奏。

站在起跑线上,苏炳天眺望了百米外的终点线,又看了看只是偶尔发出一些稀稀落落交流声的观众席。

虽然在去年参加了大邱世锦赛,但苏炳天对于钻石联赛还是非常向往的,毕竟踏上这个赛场,便意味着他的水平已经足以成为“世界级”。

既然是“世界级”,那么也要有“世界级”的样子,苏炳天现在最渴望达成的目标就是将自己的个人最好成绩刷新至1秒内。

在五天前的川崎,他已经体验过一次超风速9秒92了,在伦敦奥运会之前,每一场比赛对苏炳天来说都非常重要。

如果能够将自己的硬实力提高到1秒以内,以去年的大邱世锦赛作为参考,苏炳天觉得或许自己也有可能冲击奥运会决赛呢?

虽然知道这个想法有些不现实,但终究存在着可能性,既然有可能,那就值得去尝试!

俯身蹲下,双脚踏上起跑器抵足板,调整好位置后,将手掌心沁出的汗抹干,然后双手稳稳支撑在起跑线的后方。

“set——”

发令员的预备口令声通过运动员身后的小喇叭传出,场上的每一位选手都接收到了预备信号,他们立刻抬腰提臀,做出了起跑准备姿势。

全场三万名观众,屏息以待。

“砰——!”

发令枪声响起,哈里发体育场内,原本为运动员们创造出安静起跑环境的三万名观众,立刻就开始呐喊助威,冲霄的欢呼声甚至比2分钟前的2米比赛还要热烈几分。

“苏炳天加油!”

“苏炳天冲啊!”

相比起超人气的卫恩,在1米比赛中能够为苏炳天加油助威的观众就仅有那占全场观众不到1/2的中国观众了,他们的呐喊助威声在全场三万人的欢呼浪潮下显得是如此微不足道,完全被掩盖住了。

在发令枪声响起的一瞬间,苏炳天便勐地弹射出去,虽然也是爆发式起跑技术,但却是卫恩稍微弱化的“三点一线”。

更换起跑脚之后,虽然启动加速的衔接似乎更为流畅,但苏炳天的也由于全程节奏经历过推倒→重来的过程,所以他现在的起跑反而没有去年那么快了。

这对于苏炳天来说,其实是一个好消息。

因为真是这样,才证明了他更换起跑脚的选择是有效果的。

如果更换了起跑脚重新进行全程节奏的打磨,还是像以前那样极度依赖起跑加速,后程能顶就顶、顶不了就拉倒,那更换起跑脚有有何意义呢?

前1米,苏炳天毫无意外的微微落后于阿萨法·鲍威尔,作为爆发式起跑的鼻祖,出现这种情况再正常不过了。

虽然阿萨法·鲍威尔今年就要奔三了,但作为当今世界上前侧技术的“集大成者”,只要保持相对健康的身体状态,抬腿那就是9秒9以内的世界顶级水平。

以苏炳天现在的实力,在百米全程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没法碰瓷的。

嗯如果鲍威尔开始“放弃跑”的话,最后1米也不是不能比较一下。

1米,2米,3米

眨眼的功夫,选手们就已经完成了起跑→加速跑阶段,开始进入到3~6米的第一段途中跑高速区间。

至此,场上选手们之间的差距也愈发明显。

阿萨法·鲍威尔在枪响之后,凭借着超强的爆发力和炉火纯青的爆发式起跑技术牢牢占据了领先优势。

紧接着的第二梯队共有三人,他们都集中在场上的1、2、3道,苏炳天、帕顿、卡特,他们三人之间的差距非常小,而且也仅仅只落后了鲍威尔半个身位。

此时的苏炳天自然不太好判断,但他此次的发挥似乎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和并驾齐驱的1、2、3道不同,从第5道的贾斯汀·加特林开始,右半区的几名选手那叫一个“百花齐放”。

加特林此时落后了鲍威尔将近一个身位,而克拉克则略微落后于他,至于8、9道的维考特和罗杰斯

不提也罢。

在苏炳天的世界里,除了喧闹无比的来自观众的呐喊声外,就只剩下了耳边依稀传来的脚步声。

通过脚步声以及视野余光,他能够以身边的帕顿作为参考,大致估计目前在队伍中所处的位置。

暂时来说,他的视野余光里还没有看到一个非常突出的选手,这说明他可能有落后,但落后的不多。

好像,我的发挥不错?

4米,5米……

进入到途中跑阶段,极速能力更强的选手便逐渐能够在这个阶段逐渐拉开和对手之间的差距。

领先的会更为领先,落后的也有机会追回差距。

得益于全程节奏的改进,也得益于专项力量素质的持续提升,进入途中跑阶段后,虽然会被鲍威尔逐渐拉开差距,会被加特林追平、反超,但对比起其他选手,苏炳天确实是顶住了。

从3米~5米,阿萨法·鲍威尔依旧领跑在前,而贾斯汀·加特林则勐然提速,追平并超越了原本的第二梯队三人,开始对阿萨法·鲍威尔发起追击。

维考特和罗杰斯依旧落后,但如果通过慢镜头仔细观看,就会发现在5米处罗杰斯和维考特之间的差距比在3米时更大了,这说明罗杰斯的途中跑能力明显强于维考特。

迈克尔·罗杰斯是一个跑法很特殊的选手,一般来说百米运动有三种跑法:前程型、后程型、均衡型,而罗杰斯,他是非常独特的“途中跑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