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天虽然改变了“一步抬头法”,延长了加速区间,但在5米至6米的极速阶段后会出现明显的节奏混乱,由于基础力量的不足和专项技术能力不足,导致后程掉速严重。
其实苏炳天身上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兰迪并没有讲明,毕竟他是卫恩的主管教练,而且这次测试和分析是苏炳天主动提出来的,他只需要给苏炳天找一个方法去帮助其改进全程节奏就行了。
百米的全程节奏改进起来,既容易也困难。
对于卫恩来说就比较容易,因为对于身高腿长的他来说,从前程型转变到均衡型无非就是体力分配的问题。
对于张培勐来说稍微难一些,但不算太难。
张培勐的途中跑能力极速能力相当强,在神户亚锦赛上借助+18m/s的顺风跑出1秒整的那一枪,他5~6米的极速区间用时仅为85秒,在国内乃至亚洲,都仅次于卫恩。
张培勐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他的步幅相对于他186公分的身高来说——太小了!
尤其是他的前七步,他的前抵足板前沿距离起跑线56米,第一步步长仅为19米(第一步测量起点为前抵足板前沿至第一步脚尖着地点之间的距离。
第二步步长为116米,前七步累计步长18米,这是个什么概念?
卫恩还记得苏炳添在219年《体育科学》第二期发表的《新时代中国男子1m短跑:回顾与展望》中提到,他217年底正式跟随兰迪·亨廷顿训练后,前七步累计步长从924米提高到了115米。
那时候的苏炳天依旧是48步跑完全程,而张培勐此时可是46步跑完全程,可见他的前七步步幅有多“小”了。
所以张培勐如果想要继续提升成绩,就必须改进自己的步幅,而扩大步幅,就必须从专项力量素质训练方面着手,尤其是伸髋肌群和踝关节力量。
而苏炳天想要改进自己的全程节奏,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不管是以前“一步抬头”的苏炳天,还是学习了爆发式起跑后的苏炳天,都是极端前程的类型。
在前程消耗了大量体力,5~6米达到自身极速,同时会因为自身的基础力量素质和专项技术能力的不足,而导致后程节奏出现紊乱。
苏炳天一直以来的跑法就是极度依赖前程,力求尽快达到极速状态,后程能顶就顶,不能顶也要咬着牙顶到最后。
所以哪怕他学习了新的起跑技术,也进行了大量的力量素质训练,提高了自己的途中跑能力,将硬实力稳定在了1秒1左右甚至以内,但他的肌肉记忆已经“定型”了。
苏炳天跑完百米全程需要48步,这每一步都非常重要,以他172公分的身高来说,强行改变步幅的结果必然是失败的,所以想要改进全程节奏,就必须朝其他方向入手。
对于如何这个问题,兰迪·亨廷顿有一个想法,毕竟像苏炳天这样类似的情况他以前也听说过、了解过,知道该怎么解决。
现在需要确定的,就是苏炳天适不适合这个方法了。
在对苏炳天的比赛视频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之后的第二天,兰迪·亨廷顿便开始仔细观察起了苏炳天,尤其关注苏炳天在坐、立停顿后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