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废避讳之制
待廷尉杨信离开,刘进却又想了,此终究治标不治本,思虑了许久,刘进想了几个方案。
首先便是改名字。
上一世的汉宣帝其名原为刘病已。
然民间用“病”、“已”字的场合实在是太多了。
因此很多人因没有避讳被治罪,正如现在这样。
在上一世的汉宣帝刘病已知道之后,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刘洵,且考虑到其死后,新任皇帝避讳的问题,主动将其子起名为刘奭这样一个生僻字。
且刘进上一世明朝朱元璋也考虑到避讳问题,花了心思将金木水火土中辈数轮到的时候由金木水火土偏旁加上一个汉字然后组成了一个新的字。
如此便解决了后世皇帝名字产生的避讳引起百姓的不便。
然而却终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这避讳的糟粕文化。
其实依照刘进的想法,这避讳实在是闲得蛋疼。
就因为这么一个规矩,好好的文学作品改的乱七八糟,好好的一个人因为避讳,这不能做,那不能行,实在是无聊透顶。
若是选择改名字,那么一波“仁君”的声望自然是少不了的。
然而若是选择废除避讳制度,那么刘进就要考虑朝野上下及百姓同不同意了。
因为避讳不仅仅是皇帝名字避讳,在《礼记》的记载之中,其有一套完整的制度,简单来说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复杂一点就有国讳、圣讳、宪讳、私讳等……
因此即便是刘进想要废除,朝野上下那么多的老顽固也不一定同意。
然而刘进岂能是那种为了一丝虚名而不考虑长远的人。
当即刘进便决定,明日朝议定要说服众臣子废除避讳制度。
想到此,刘进立刻吩咐道:“尚书令何在?”
张安世正在外候着呢,听刘进之言,赶紧进来了。
刘进对张安世道:“明日朝议,朕欲同众公卿讨论避讳之制。你且安排一下。”
张安世听此,应道:“唯。”
消息很快便传至三公九卿各部了。
众人知晓刘进准备商讨避讳之事,不少人都有些奇怪,此都已经有成例了,依照成例执行便好了,也有些纳闷,刘进能在避讳上搞出什么花样。
第二日,朝议。
众人礼仪完毕,皆坐在自己座位上。
此时原琅琊王刘病已已经正式成为皇太子了。
作为皇太子在何处就坐自然有规矩。
刘病已已经坐在了属于皇太子的位置上了。
扫视了一眼众人,刘进开口说道:“诸位。昨日朕读《大汉日报》,其标题为‘皇帝嫡长子刘讳病已被册封为皇太子。’。
其中‘讳’字引起了朕注意。
朕名刘进,‘进’之一直使用也颇多。然朕登基两年之久竟未思及避讳令百姓不便之事,便召廷尉杨信询问因未曾避讳朕之名字而被治罪者,其数目令人触目惊心。
朕心不安,便令廷尉杨信反治罪之人尽皆赦免,且给予补偿。
然朕思虑一夜,觉避讳之制无甚用处,却令百姓苦不堪言,因此朕觉得此制当废除,诸位以为如何?”
听完刘进的话众人都蒙了。
谁也没想到刘进昨夜通知众人今日讨论避讳之事,刘进竟然这么猛,竟然准备废除这已经施行了数百甚至上千年的制度。
当即丞相桑弘羊便起身拜道:“陛下,不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此乃祖制,岂能说废就废?”
众人纷纷附和丞相之言。
刘进却一摆手道:“分封制也乃祖制,若依众公卿之言,我大汉疆土也当悉数分封?”
众人一听也一阵语塞。
郡国并行制已经施行两百多年了,且目前的诸侯王在其封国之内也不当家,和郡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早已经不似周朝时候的分封制了。
谁要是再敢提遵循古代那种分封,刘进不说话,这些臣子都要撕了他们——西周的分封可是按照血缘关系分封的,坐在堂下的这群公卿们可没几个姓刘的。
这时候御史大夫赵过也起身拜道:“陛下。若不行避讳,如不避讳陛下之名,恐有人用陛下名讳行巫蛊诅咒之事。”
刘进一听,呵呵一笑道:“巫蛊诅咒?朕贵为天子,有大汉万民众意念加持,谁用巫蛊诅咒于朕,便是触怒上苍,便是触怒我大汉万民意念,定当反噬其身,谁能巫蛊诅咒于朕?谁又敢巫蛊诅咒于朕?”
这一番话,众人一听,倒吸一口凉气。
这角度谁也没想到,而有几个人竟然瑟瑟发抖起来,但在这场合之下却也不敢吱声。
因为真的有人诅咒刘进。
众人尽皆无言。
此时奉常张贺也进言道:“陛下臣以为此等大事当祭祀太庙,询问列位先帝之意。”
刘进不禁皱眉:“此等小事便询问祖宗,岂不令祖宗不得安息?
朕以为地上可决策之事何必劳烦地下之祖宗?”
这话又直接将奉常张贺的表态抵挡回去了。
众人未在言语,但明显不少人对刘进这个直接废除避讳制度的措施不是多么的认同。
刘进知道,动之以情,不如晓之以利。
当即刘进开口道:“诸位。此避讳之大恶,实令百姓不便。
朕举一例子,如奉常张贺子为张某郎,张某郎有一杰出后辈,其或荫或拔擢为郎官。
然该后辈为避讳张某郎之‘郎’,便不可为郎官。致使其才学得不到施展,其雄心壮志无法实现,汝张家本应此后辈便可更上一层楼,却因避讳错失良机。
如此,奉常你可甘心?”
奉常张贺一听,脸色有点纠结,若是说甘心,这特么纯粹欺君,然若是说不甘心,有点不符合他现在的立场。
见奉常不说话,刘进呵呵一笑道:“若此事发生在诸位后辈身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