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重修于好,永不加赋!(1 / 2)

明朝的赋税制度着实有些复杂,发展到洪武二十五年,虽然民间已经相对安稳。

但这并不代表朝廷就充盈起来,事实恰恰相反,国库依旧还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

今日腊月十二,户部已经开始将全国各地的账簿抓紧统计,抛开交趾布政司,大明在洪武二十五年的两税银和邮驿收入高达两百六十余万两。

相较于洪武初期的一百九十余万,国家经济似乎每年都在递增。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两百六十余万两,还要抛开官员、宗室、皇亲国戚的俸禄,还需要储备赈灾,需要军费开支、道路辅修等等。

抛开一切,大明的税收基本还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亦或者说有点入不敷出,只是不明显而已。

朱元璋听着朱怀的‘永不加赋’四字,当下就有些谈虎色变的样子。

朱怀耐着性子解释道:“皇爷爷,您听我说完,咱在好好合计一下。”

朱元璋嗯了一声,便默不作声的听着,想看看朱怀离开的这九天,究竟参悟到了什么。

朱怀则继续侃侃而谈,道:“而今山东、山西、肃州等远离朝廷中枢之地,依旧有流民不断迁徙,人口无定制。”

“远的不说,就说我在镇江府吴村,即便多了几口外来的人丁,但丁银依旧不增。”

“流民的叛逃,非但给所属地大幅度降低丁银,亦会让接纳之地瞒报人口。”

流民,一直是困扰封建社会最头大的一个问题,各朝皇帝都在想尽办法解决,然而收效甚微。

到明朝,因为赋役制度的改变,这种问题更加凸显出来,直到明末,崇祯实在遏制不住大面积的流民造反等各种局面,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而孙儿治力改变的永不加赋,其实只是维稳人口的一个政治手段,规定滋生人口,永不加赋,而各户人家,丁男一旦亡死,则可将滋生的丁男予以对冲,如此不出十年之内,便可达到永不加赋的目的。”

“大明制度下规定,凡五军、士大夫等军、功名在身阶级,可不予纳丁税。”

“问题的根源在此,士绅有功名傍身,其本身可不缴纳丁银,其部曲、奴隶,亦可不予征收,此为国朝笼络士大夫阶层的人心之策。”

“国朝需要士大夫阶层,帮着执政者治理百姓,可问题就规定在其部曲、奴隶等家眷不征丁银之上。”

“流民或逃避缴纳丁银的百姓,只要逃入到士大夫门下,丁银便可不予缴纳。”

“更有甚者,无数流民也会逃入皇庄,在皇庄内亦可不纳丁银。”

“由此便可产生一个问题,当一部分人口逃亡之后,地方衙门依旧要收取定额的丁银,那么这部分的税赋就会转嫁到同村同乡其余人口之上,如此一来,他们的赋役更加严重。”

“皇爷爷,我不知道你现在有没有发现这个问题,虽说现在它还不严重,但五十年,一百年,甚至更久之后呢?”

“谁能控制住人口流失和赋役严苛?”

朱元璋愣了愣,仔细在品味朱怀这些话语。

老爷子听的似懂非懂,时而蹙眉,时而点头,有些雾里看花,道:“嗯,你说的问题,若时间一长,确实会危害国本,可话又说回来,你说永不加赋,那咱大明的钱哪里来?”

朱怀道:“孙儿并非要将田赋给取消,只是取消了丁男的赋役。”

“每户人家的丁男,都需要负担一定的徭役任务,他们需要给地方官府或者朝廷生产丝绸、棉花、酒水、黑石等,若是不想承担严苛的徭役,则可折色银,其实就是变相增加朝廷和地方财政。”

“敢问皇爷爷,每年入内帑的非皇庄财政,有几何?”

朱元璋沉默一下:“不多,内帑的大头在皇庄。”

朱怀笑道:“既如此,永不加赋就是一个伪命题罢了,只不过是稳住人口流失,取消丁男的人头税,不在让他们承担严苛的徭役,如此一来,让丁男全身心投入到田赋种植之中,又有何不可?”

“可国朝损失的,也只是皇宫内帑,也就是咱爷孙的利益,虽然损失一些,但皇爷爷也说了,内帑的主要收入不在丁男,而在皇庄,皇庄每年的进贡,足以稳定内帑的开支。”

“而这条唬人的政策一旦下去,皇爷爷您觉得百姓会怎么看你?”

朱元璋双目陡然眯了起来,眼中射出道道精光。

“哈!”

朱元璋不动声色的道:“你这几天在外面没白待,有搞头。”

说罢,他又沉默一下,道:“但这其中,始终还是牵扯到士绅阶级的利益,因为这项政策出来,那么他们的部曲和家奴就会急剧减少……唔!”

朱元璋在沉思,虽是牵扯到士大夫群体的利益,但未必不能推行下去,总体而言,滋生人口永不加赋,确实是一项行得通,且能稳定人口,增加自己帝王政治功绩和名声的重要措施。

在老爷子看来,只要不侵占小民利益,能稳住士大夫群体,那么这个政策就大有可为。

不过这其中必然会遇到重重阻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