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州!现在是最紧要的粮草转运地,那里现在也囤积了大量的粮草。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萧合鲁连忙给镇守辽阳的萧陶苏斡,守辽州的萧得里底去信,通报自己的想法,叫他们提高警惕。
辽州城外,正好来了一队转运粮草的车队。
上千辆马车,在驮牛驽马的拉动下,满载着沉甸甸的粮食,吱嘎吱嘎地向西门走来。他们在这里先点卯签到,做好记录,然后绕城别走,直接去到东门附近的辽河码头。
由于有转运粮草的重要职责,耶律大石在这里派驻了两万契丹和奚兵,由心腹亲信萧得里底镇守,还有数万渤海、汉民夫。
马车队伍离东门码头只有半里地时,忽然从远处冲出来一支骑兵,他们像旋风一样冲到跟前,取出一个个陶罐,对着马车上的粮草倒洒,然后还把罐子丢在马车上。
紧接着,举着火把的骑兵冲了过来,把火把丢在马车上。
瞬间上千堆火焰腾空而起,聚成一条长数里的火龙,在辽州城外咆孝着。火龙吐着灼热的火焰,让人难以靠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上千辆马车的粮食,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尽。
趁着大家被大火吸引住时,一支骑兵从另一个方向呼啸冲进东门码头,迅速杀散猝不及防的守军,把上千陶罐的火油全部倾泻在堆积如山的粮草上,然后放了一把火,在冲天大火中,也迅速消失不见了。
东门码头上的大火如此巨大,半个辽州城都感受到灼热,而萧得里底更是彷佛置身在大火之中,内外皆焚。
这么多粮草,足以让三十万将士们吃上十来天,现在被一把大火烧了精光萧得里底恨不得一头扎进那熊熊大火之中,把自己烧成灰尽,一了百了。
杀千刀的宋军,到底是从哪里钻出来的?我军不是侦查过方圆数百里吗?没有发现宋军的踪迹,以为他们移师上京,所以才会如此掉以轻心。
辽道宗数十年的文恬武嬉,天祚帝的奸臣当道,使得辽军上下早就失去了太祖太宗和圣宗时期的锐气。上层将领和军官穷奢极侈,低级军官和基层士兵苦不堪言——毛病跟此前的宋军差不多。
然后又是鸭子河之变、南北对峙、耶律余睹横死等诸多变故,辽军上下早就士气皆无,军心惶惶。各军都是混一天算一天的心态,那里肯用心做事?
所以宋军玄武骑军,才会犹如无人之境,来去自如地放火烧粮。
通州的萧合鲁,辽阳的萧陶苏斡,沉州的萧乙薛很快都接到这个消息。他们的心里涌起大事不好的念头。
缺粮不一定要全军缺粮,只要部分军队吃不饱饭,在而今这种军心士气的情况下,十有八九是会跳出来闹事。一旦闹事,心中有积怨的各军会借机发作,整个局势将会崩坏。
可是当他们听说银州的耶律大悲奴率领两万精兵前去增援辽州城时,更觉得不妙了。
萧合鲁以他多年的沙场经验判断出,此前宋军不断从通、咸、韩等州城外掠过南下,其实还是障眼法。宋军主力,想必已经潜行到了辽州以东,中京道的渭州、壕州(彰武一带。他们利用那里广袤的草原做掩护,蓄势待发。
辽州烧粮,只是引子而已,他们应该是在围点打援。
辽州城,除了东门码头囤积的粮草,城里的仓库里,还囤积着大批粮草,足以让三十万大军吃上半个月。要是有失,也就意味着三十万兵马会断粮很长一段时间。
耶律大悲奴就是知道这一点,就急匆匆地带兵去增援辽州。
宋军等得不就是这一出吗?
通州的萧合鲁、辽阳的萧陶苏斡和沉州的萧乙薛,都保持着沉默,等待着新的消息,关于耶律大悲奴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