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想和贾诩合作,但不能单方面的支持。
战争的消耗巨大,就算他能将豫州、荆州握在手中,将来再拿下扬州,他也支撑不起凉州军的后勤供应。骑兵战斗力是强,但消耗也非常惊人,数倍于步卒。当初段颎一万余步骑征羌,一年就花掉了二十多亿。就算能,他也不愿意背负这个责任。他的手暂时伸不到并州,西凉军又生性凶残,唯利是图,没什么信义可言,没道理拿自己的血汗钱去养活他们。现在他们面临困境,什么都好说,真要等他们喘过这口气来,谁知道他们会不会翻脸不认人。
这根绳索必须握在自己手上,什么时候松,什么时候紧,必须由自己来决定。
这些道理没法和牛辅、董越那些人讲,只能和贾诩讲。他是聪明人,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只能靠自己去争取。况且他亲自前来,已经足以表明诚意,再加上同为寒门,对世家堵塞仕途的共鸣,如果这样还不能合作,那就没有合作的必要了,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西凉人的确善战,不管之前的董卓还是后来的马超,都是战场上的勇者,但战争从来就不仅仅局限于战场,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他们都不可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贾诩是很强,但他的眼界脱离不了这个时代,就算占据河东,占据那片黄土地,他也无法完成逆袭全国的历史使命。
定下了合作的大方向,孙策没有谈细节,这些事留给蒋干去谈。他和贾诩随意闲聊,谈古说今。黾池是秦赵相会之地,西边不远就是崤山,这里发生的故事数不胜数。孙策来之前做过功课,此刻和贾诩说话也不落下风。贾诩的学问自然要比他好,但那只是指儒家经典、诸子百家的文本,真正论见识,他反而不及孙策高瞻远瞩,融汇贯通。
历史有时候就像迷宫,身在其中,看到的只是一隅,总觉得山重水复,有太多的偶然,当你站在更高处俯瞰迷宫时,就会发现千头万绪中有脉胳可寻,很多看起来不可思议的偶然就会成为必然。贾诩就是站在迷宫中的人,而孙策却是站在迷宫之上的人,他也许不如贾诩聪明,却比贾诩站得高,很多事情贾诩看不真切,他却能一语中的。
和聪明人说话的好处就是一点就通,孙策和他说古也不可能是真正的闲聊,这是考验双方胸怀和见识的机会,合作的基础,没人愿意和笨蛋合作。
与贾诩一席谈之后,孙策又接受了牛辅、董越邀请,参加为他举办的接风宴,与凉州诸将见面。与这些人说话比较省心,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孙策是个跳脱的性子,又没什么道德歧视,和这些被称为野蛮人的凉州将领一样说得开心,哪怕他去年刚刚全歼了两万凉州精锐,但他没有一点看不起凉州人的意思,兴之所致,起舞相属,谈笑风生,宾主尽欢。
李榷感慨不已。当初董卓还想和孙坚联姻,派他去见孙坚,却被孙坚拒绝了。现在看来,那真是董卓运气不好。如果换成孙策,也许这件事就成了,董卓也不会死得这么窝囊。
宴会之后,孙策回到驿馆休息,李榷等人却没有离开,聚在了贾诩的小院里,团团而坐。
贾诩也不掩饰,把孙策和他说的话原样复述了一遍。主体意思很清楚,无偿的援助是不可能的,这十万石粮算是免费资助,如果不够,那就只能交易了。
李傕等人面面相觑,都有些失望。刚才酒席上说得那么亲热,还以为孙策会慷慨解囊呢。
牛辅拍着案几说道:“这小子看起来大方,怎么这么抠?不就几十万石粮食嘛……”无数双目光齐唰唰地看了过来,牛辅很尴尬,扬起的手在空中停了停,变了个方向,摸摸脑袋,干笑了两声。
“你们怎么看?”贾诩看着众人,不紧不慢地说道。“要不要跟他合作?”
“不合作还能怎么办?”董越叹息道:“没有粮食,我们在河东无法立足,难道去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