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来的都是猪吗!(2 / 2)

一世富贵 安化军 3259 字 2023-10-03

“为什么要让他们在秦州?白吃白喝白住,比在自己部落时还过得好,天下间哪里有这种好事情!等到战事结束,便就把俘获的来犯蕃贼解往凤州、成州和阶州,到那里运粮草去。监军,我们的粮草从川蜀运来,虽然有水道,一路却是逆流而上,要有为数不少的纤夫拉纤才行。纤夫苦啊,每年为了运粮草,不知多少人累死在路上。向陇右运粮,川蜀调出的粮食还是小事,拉纤却是重役,沿途各州百姓苦不堪言。这次把俘获的蕃贼解往那里,尽量不用沿途各州的百姓拉纤,每少死一人,都是一件功德!”

王凯看着徐平,张了张嘴,再也说不出什么来。他本来以为是徐平宅心仁厚,不忍杀伤人命,才要尽量俘获来犯的蕃人,可看起来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川蜀一带是当今天下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土地肥沃,向称天府之国。从那里调粮草别说供应几万人,就是几十万人也不在话下。难的不是收集粮草,而是怎么运到陇右来。沿途有水道可以利用,运力确实是增加不少,但这一路逆流而上,又是在大山中穿行,水流湍急,需要大量的纤夫。陇右用兵,沿途几州最苦不堪言的就是征集纤夫,每年累死在这运粮路上的纤夫,实在不是一个小数字,不亚于前线打一场不小的仗。

拉纤又不需要什么技术,绑在一起,有人用鞭子赶着就可以了。把敌人俘获,给吃给喝不杀,是王师的仁义之举,可以争取附近的人心。送到南部几州去拉纤运粮,既减小了对地方的骚扰,又扩大了粮草的运力,秦凤路方向可以使用更多的兵力,何乐而不为?

打仗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说到底就是把自己的人越变越多,让敌人越来越少,这才是徐平坚决不杀俘的真正用意。这个年代人力宝贵,只要能喘气就有用得到的地方。

正在这时,李璋从外面进来,递过手里的公文道:“伏羌寨送来,刚刚接到!”

徐平展开观看,原来是桑怿写来,请示帅府的。本来按照预定的计划,这个时候伏羌寨背后水门的浮桥已经架好,大队人马随时可以过河,桑怿应该出兵,反攻聚在三都川谷口的敌军。但因为高大全放了一场水,禹藏花麻所部崩溃,相互之间攻杀不休,此时已经连累到了在伏羌寨前扎营的党项军。细赏者埋还没有建好攻城器具,为了自保,先带着人跟乱冲过来的蕃部军队打到了一起,难解难分。

这种情况桑怿怎么好出兵?派人请示徐平,伏羌寨内暂时不出兵,先静观其变。

徐平把公文交给王凯,道:“拟一道军令给桑怿,现在的局势已经出乎了我们先前的预料,前令收回,他们可以暂不出兵。什么时候出城攻击,他可以自己拿主意,或者有帅府新的命令送到。唉,最后成了这样一个烂摊子,倒是让人有些不知所措。”

这个年代军中实行高压,营啸并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情,但大白天的出现这种跟营啸类似的混乱,实在超出了徐平的想象。这个时候宋军加入进去是自找麻烦,当然是等到来犯的蕃贼闹够了,最后再出去收拾残局。

徐平受前世印象的影响,把周围这些小部落的军队想得过于强大了,其实这种混乱才是他们的正常表现。当年李立遵也是带了数万人气势汹汹地进犯秦州,被曹玮一个冲锋就冲垮了,追杀数十里,斩首数快赶上曹玮所部了。当年那些死掉的蕃人,只怕也遇到了今天一样的事情,大多不是宋军杀的,而是混乱中被自己人杀的。

按军法,获一首级与第四等赐,旧制是赏钱三贯,赏绢三匹,同时再计军功。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当年曹玮所部,就是蕃贼自相攻杀,只怕也是上去割了首级领赏。报到朝廷去的奏章,这些细节自然是不会提,反正不管真相如何,斩杀敌人数目都是宋军奋勇杀敌来的。曹玮这样做,是合理地为部下争取利益,自然无可厚非,但却误导了从朝报中推断蕃军战力的徐平。这是制度的错,不是曹玮的错,也是徐平不再按首级计军功的原因之一。

徐平在三司改了钱制之后,军中赏赐不再用绢,而是直接发钱。其他军中,依然按着旧军法,获一首级赏钱改为五贯足,依然是个很大的诱惑。但这对战争是好是坏,最少依徐平现在看到的,好处不足以弥补由此到来的坏处,还是改为不按首级讲军功的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