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当然就有不少人出来帮忙说话了。
那怕是一些与千与千寻同期,不想看见千与千寻大火的片方,都是主动跑出来,表示祝福东野司带出一部好作品。
这就叫做民意了。
再加上人们口口相传...这就更加带出了千与千寻如今的热度。
不过老实讲。
一些与千与千寻同期上映的电影制作组,也是被千与千寻这突如其来的组合拳弄得满脸懵逼。
的确是满脸懵逼。
我们大家都在弄首映礼,忙得不可开交,准备坐下来看看成绩。
结果你一个人就起飞了?
基本上就是一天过去之后,就有不少讨论千与千寻的话题了。
但从东野司的角度来讲,其实这都不算什么。
这还不是千与千寻最火热的时期。
前世的千与千寻那可真是日本人一代童年。
但凡是个日本人,就基本上知道千与千寻——倒不如说不知道千与千寻的日本人才叫做少数。
东野司就这样稳坐钓鱼台,一边等待着千与千寻继续大火,一边与其他院线达成合作(有一部分电影院或者说是映像馆没有谈妥,现在见千与千寻排挡爆满,主动打电话来谈了)。
甚至还有一些海外院线,也愿意上映千与千寻。
而对于这些请求,东野司当然都愿意点头——没必要真像小说里男主角那样高冷。
千与千寻就这样紧锣密鼓,不断碾过同期电影,甚至让下一期...也就是六月的赞歌制作组都感到了压力。
是的。
感到了压力。
本来六月的赞歌制作组心想两边都不在一个档期上映,也就构成不了竞争关系了。
但他们却从来没想过千与千寻的成绩居然能这么夸张。
首日票房三亿多日圆。
这未免也太夸张了吧?
一周下来不得二十多亿日圆入账?
一周就回本了...?
心情的变化就好像是他们六月的赞歌制作组本来坐在车上一起出去旅游。
结果天有不测风云,他们的小客车与千与千寻这辆大卡车撞了个对对碰——关键是他们还不好说。
因为东野司都已经刻意照顾到他们制作组了。
专程提前两周上映...让他们独自享用开学季。
结果突然间晴天霹雳下来。
大卡车碾压过来,六月的赞歌制作组只觉得自己的脑壳都要碾得稀巴烂了。
但就算是这样。
他们也还是要保持自家作品的高质量,努力争取与千与千寻竞争...呃...不被它甩开太远。
六月的赞歌制作组又开始继续讨论。
但还没讨论出个结果,就听见有人突然报告了一句:“刚才来了消息...千与千寻第二日的票房突破了四亿七百多万日圆...”
原本还在讨论的制作组人员突然全部安静了。
所有人都在面面相觑。
过了好一会儿,不知道是谁小声地说了一句:“...好夸张啊...”
这声音里充满着迷茫,不知所措,疑惑。
而这些情绪,恰恰就代表着现在六月的赞歌制作组人员的心情。
这未免也太夸张了吧?
第一天三亿日圆...第二天就四亿多日圆票房了?
这已经是奔着破记录过去了吧?
他们沉默无语,气氛显得压抑的吓人。
要是有人从六月的赞歌制作组门外走过去,估计也会有些诧异,甚至有些害怕。
因为正处于工作日,结果这边制作组却鸦雀无声...所有人表情僵硬,像是鬼屋一样。
“不要再想着讨论千与千寻的事情了。”
旁边的监督平松德能见这种状况,很干脆地下达了指示。
他也算是认命了。
千与千寻确实厉害。
已经不用说什么‘一月份看谁笑到最后’的狠话了。
搞不好千与千寻要吊打今年所有电影作品。
所有人都说不定要在千与千寻阴影下生活。
毕竟才开年就突然出了这种怪物...这谁能想到啊?
六月的赞歌制作组人员都齐声应道。
表情都有些庆幸了。
既然平松德能这么说了,那应该最后对他们没有什么票房的硬性要求。
比方说击败千与千寻什么的...
因为这首日三亿,次日四亿日圆的票房看着也太吓人了...
千与千寻这就累积了七亿日圆的票房了。
这才仅仅上映两天。
这成绩着实让人感到望而生畏,从而又掀起一阵讨论热度。
大概就是围绕着千与千寻为什么这么火热而产生的讨论热度。
有人觉得看千与千寻莫名心里就会多一分感慨,有种淡淡的感动。
而有些人则觉得东野司在电影中一些台词很引人思考,比方说神明世界的规则——不努力工作就会变成猪。
这其实就是在暗示些什么。
同样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在误入迷踪时得遇白龙也不是所有的长辈都能一如锅炉爷爷在夜里给你盖好棉被,还有嘴硬心软的玲,离开汤屋就回归善良的无脸男,很多变化在成长中,其实都是不可逆的。
这些台词令人发省,有些情节也格外耐人寻味...
而这估计就是千与千寻如此火热的原因。
但除了这些不错的评论外,同样也有一些不好的评论。
有些人觉得千与千寻这片子火得有点莫名其妙。
他们觉得从题材上面来看,千与千寻就是子供向的动画电影,这些想要表达的东西,其实都是网友脑补出来,东野司根本就没有正面澄清过...所以应该算不了数。
不过若是真逮住这些贴主询问千与千寻到底好不好看。
他们又会支支吾吾地打出‘是部不错的电影,但是...’诸如此类的话。
这种就是标准的‘虽然你的作品很好,但我就是不服’类型的网友了。
但不管如何。
网络上面,电视节目上面,都有千与千寻的身影。
而这一切...就让近卫凉花有些坐立不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