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收恒山(1 / 2)

报号后,片刻进来一身儒衫之人,看起来倒是有一股仙风道骨的样子,偏偏士子。

这士子自报家门,乃夏说。

陈馀见其仪表不俗,礼遇之,请其上座,问计道,“馀欲救赵,该当如何?”

夏说倒也不卖关子,直截了当道,“将军欲救赵,先救己。”

陈馀起身行礼道,“愿先生教馀。”

夏说指着东北方向道,“东恒乃恒山郡战略要地,那里曾由李良占据,李良虽死,然那里并未被秦所占,且赵军不知李良反叛,将军若高举大义之旗,则必归。占据东恒后再西取井陉,向北加强曲阳,东取苦陉,便可辖恒山郡与秦军对峙。”

陈馀听闻甚是激动,“善!先生所言甚是,馀愿尊先生为客卿,不知先生可愿助馀。”

夏说自荐来找陈馀,自然是做好投身反秦大业中的准备,故而并未推辞,便成为陈馀的第一个谋士。

夏说道,“愿听将军差遣。”

陈馀便编排整顿剩余的兵马,攻击八千赵军,派三千先锋先行前往东桓,他与夏说引五千马步军超东恒而去。

至东恒时,陈馀命令弓箭手将帛书射入城中,写道,“李良反赵,赵王命馀击杀之,此时赵国危机,愿恒山之兄弟助陈馀挽救赵国。恒山乃中山国根基,陈馀欲展现中山之遗风,苦无人相助,愿助之则开城门。”

按照夏说之意,不仅书写大义之旗,并带兵绞杀周围的秦军散兵与盗贼,短短的半日便将东恒附近给肃清,兵颁布赵国法令,废除秦繁杂酷刑,东恒民甚悦。

东恒城中,赵军裨将听闻李良已被赵国大将军陈馀所击杀,此人本是李良心腹,命其留守东恒,趁赵国内乱其亦自立,有谋士谏曰:“且不言东恒守兵仅万余与城外军旗鼓相当,陈馀大将乃武臣旧将,军中多有其耳目和心腹,况与张耳善,若他日张耳、赵王解困,派大军来问罪,将军作何解释?”

裨将心志不坚,动摇,“如此降之,岂不太过愚勇?”

谋士笑曰:“皆为赵军,何来降之,如将军归顺,陈馀必定重用之,吾观陈馀非池中之物,必不会久居人下,他日陈馀封王拜侯,将军定是出相入将,此乃一劳永逸也。”

裨将听闻谋士之言,如醍醐灌顶,道,“若不是先生之言,吾险些误终身耳。”

裨将便立刻开门迎接陈馀入东恒城,此谋士自然是前书讲到的夏说。

听闻名字谐音似乎在瞎说之中成就一番,倒是一桩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