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the wind blowing in my ears(1 / 2)

随着大多数学生的离开,夜幕笼罩的校园寂静空旷,初春夜晚的风略微带着点凉意,卷着冬季残留于枝头的梧桐树枯叶,时不时刮向沉默伫立的仨人脚下……

……

转班后的男生,没有因此改变仍旧被孤立的现实。他从心底感到自卑,痛恨那个丧失原则作弊的自己。行为卑劣的他的确应当受到惩罚,可凡事总要有个头吧?已经两年多了,同学们仍旧把他当作一个异类,没有人愿意同他交往,被长期孤立排斥的感受痛苦而煎熬。

日积月累的郁结得不到疏解,成绩一落千丈的他不被老师和父母理解,一味埋怨他的不知进取,不断用努力奋斗拼搏的意义鞭策他,咳,意义吗?

不想再见到老师和同学们,学校是一个越来越让他害怕的地方。

“请问是***的家长吗?”

“是。什么?他没去学校?!可是我早上的确亲眼看着他骑着车背着书包去了学校啊?”

“没有,在教室没有看见他,他没有来上课。”

可每当放学后,匪夷所思的事发生了。眼尖的学生发现,这位男生会突然骑着自行车不知从学校里哪个角落冒出,飞快的离开,门卫拦都拦不住。

以上对话和古怪行为,在寒假结束后的上学期间时有发生。一段时间后,男生再未现身校园。随后他的母亲来学校办理了停学手续,男生彻底从大家的视野和记忆中消失,毕竟临近大考的学生,学业沉重繁忙,自顾不暇,再也分不出丝毫闲心,不来更好,减少一个竞争对手,咳咳,虽然他弱爆了。

……

封闭在家有些日子的男生,在父母再一次相互指责抱怨的大声争吵中,毅然推开了窗户,从十一层的家中跳了下去……

他的思维停止了……不再顾忌别人的冷落排挤;不再为常人眼中的意义而苦闷烦恼;不再做大家的众矢之的;不再惧怕孤独寂寞、焦虑彷徨……彻底结束了。

……

引用:“未成年人是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特殊群体,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非常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给予特别的关心和爱护。作为自然的人,未成年人的生长发育需要家庭和社会给予物质上的支撑和精神上的呵护,离开周围的人和社会的支持,就不可能正常发育,甚至不能维持生命;作为社会的人,他们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的影响,社会的文化、风俗、传统、习惯、生活方式和各种意识,都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影响未成年人的意识和行为,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有责任扩大对未成年人的积极影响,避免或减少消极影响。上述特点,要求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221年6月1日《未成年人保护法》施行。

男生未能等到实施的一刻,生命永远定格。他彻彻底底释放了无所依托的灵魂,却将肝肠寸断的悔恨和悲痛终身留给了活着的人。

……

学校接到消息后,担心此事对在校其他学生心理可能造成不利影响,故要求所有教职工守口如瓶。可仍挡不住深受刺激的教师们,相互于办公室里唏嘘长叹、扼腕痛惜。尤其是男生所在班级的女班主任,更是难过的心如刀绞。但凡她能多给男生一份关怀,少一些无谓的大话说教,让他感受到一丝人世间还有可留恋的东西,兴许这名孩子不致于如此决绝。坐在椅中的她起初还是轻声抽泣,其他老师递去了纸巾并劝慰她,原本的好意反而助推女班主任爆发出悲伤情绪,彻底哭出了声,时断时续的喘不过气来。其他老师们见此情景,急忙去接了温水,又多备些纸巾……

老师的综合办公室在每层楼的最东端,与班级教室有些距离,因自带压迫性极强的气势,如无班级事务或特别召见,学生们都是绕道而行,离得越远越好。

过重的好奇抵消了胆怯,支撑高建大胆涉险,踏足“险域”。他决意薅住今日古怪的班大大,探听究竟。

……

情绪失控的女班主任被一群关怀备至的女教师们围着宽慰,因性别制约,无甚作用的班大大起身决定离开,毕竟那个孩子也曾在他所带的班级待过。继续留着,他担心自己也难压住哀伤的心情,失了态,还是赶紧去宿舍平复一下吧!从座位起身朝门口走去,却在门外对上了目瞪口呆,没了精神头的高建……

……

仨人一言不发,缓慢地向校门口挪动。

“高建的状态……很不好。”郑毅首先开了口,“受这件事影响……这么大?”

庞新宇侧头回望了一眼点缀着星星点点灯光,静谧无声的校园,他们在这里也待不了多久了,出了这个校园,更换新的环境,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时间过得真的好快,快得已经有人早早选择了谢幕,抹平了一切曾今存在过的痕迹。是最终的归宿吗?

“因为,唉,高建觉得,那位男生原本可以好好的,只因他当初冲动的幼稚行为,间接……害了对方。”庞新宇叹了口气,慢慢道出缘由。

仨人再次陷入沉默。

等候在校门口的司机大哥,眼瞧着学生们一个个走完也未见林渊的身影,担心有事,心急如焚地正同门卫交涉,却瞅到林渊与郑毅,以及另外那位他不太熟的男生,慢条斯理地出来了,只是仨人的表情都是心事重重状。

“呀!”郑毅突然拍下脑门大叫一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