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汇聚渔阳(2 / 2)

托徐伟大力推广数学的关系,在场的县令即便识字不多,但数学却不算太差,都可以算出这个数字。但要开垦200万亩土地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知道这不是光开荒就可以的,执政显然不是想要他们只把一块荒地交给百姓。而是要按照大乾的标准建设水渠,水车,高架水渠等一系列的水利设施,这个花费就无比巨大了,要知道即便是建设水渠条件最好的冀州,当初张白骑为了在整个冀州普及水渠花费了好几百亿。

而现在他们渔阳虽然不用像冀州一样花费几百亿,但开垦这200万亩土地,并且连同渔阳原本的水利设施修建,只怕没有几十亿根本办不到!所以大家在没有想到办法前都没有说话。

半天之后卢敏开口问道:“我们渔阳郡有多少收入?”

戏忠笑道:“18亿钱,这个财政收入位于大乾前十的郡城!”

而后戏忠到:“渔阳郡最大的收益就是农业税,即便今年收到旱灾和蝗灾的影响,但我渔阳还是收获了500万石的粮食,这些粮食值五亿钱,而后是盐田厂,今年收益是四亿多钱,钢铁厂三亿钱,鱼肉加工厂两亿钱,而后还有一些其他工厂和税收,一共加起来有18亿钱!”

有钱好办事,这是整个大乾官场的共识,和大汉耻于言利不同,大乾的官员却不在意说利益,徐伟更是经常对他们说,做事情要注意利义结合,大汉的官员耻于言利,不是他们不喜欢钱,要不然大汉也不会有这么多的贪官污吏了,他们耻于言利是想教导百姓放权自己的利益,好让他们轻易占据属于百姓的利益。实实在在的伪君子一个。

而大乾的官员都同样徐伟的这个看法,所以在大乾你做事情,不把利益说清楚,这就是想要做画大饼的伪君子,这样的人在大乾才是大家要防范的人。

卢敏再次问道:“我们可以调动的资金有多少?”

虽然一个郡的财政收入高,但有一些要上交国库,还要一些要维持地方上的开销,而粮食也不可能真全部卖掉,还要留一些作为常平仓防范旱灾,再加上水渠道路的维护和修建,不要看着18亿钱多,但真留下来的却未必有多少!

戏忠道:“渔阳郡每年要向朝廷上交近6亿钱,不过这笔钱我向执政提议节流在渔阳郡用来执行并村的开销,加上每年渔阳郡大概会有1亿多的财政结余,明年不出意外的话,我们可以动用的钱大概有7亿钱左右!”

7亿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当年冀州这个大汉的粮仓,每年的财政收入大概就是7-8亿的样子,渔阳这一个郡就相当于冀州一州之地的财政收入,已经算是非常厉害了,但对比他们要做的事情这7亿财富又少了。

谁都知道修建水利设施,开垦新的土地可以真加一个国家的财富,延缓国家的衰落,但却没有多少人愿意做,就是因为想要建设一个名传千古的水利设施,花费的代价是极其高昂的。

当年郑国修建郑国渠,耗费了整个大秦的国力,让大秦近10年难以发动军事战争,韩国的国运多延长了几年时间!而郑国渠能灌既的面积也只有400万亩。

而现在他们要增加的是200万亩,相当于半个郑国渠,甚至渔阳的地利还不如关中好,而当年的郑国渠当初大秦发动了几十万民夫来修建,而他们渔阳显然是没有这个力量的。

卢敏想了想说道:“按照我们在辽东的经验,开荒加上修建水渠一般一亩的花费是1000钱,但要是修建水泥水渠的话这个花费要翻一番,而要是田地距离河道比较远的话,需要修建高架水渠运输水源,这又要翻一番,而渔阳郡不比关外的辽东平原,地势起伏比较多,即便我们把新开垦的田地都安置在水源附近,只怕这开荒的费用都要超过50亿钱!而以此时渔阳郡的财政收入来看,加上未来成长的空间,还有水利设施建设带来的税收增长,我们要完成执政每户百亩田地的政策需要5-6年的时间来完成!”

平谷县令姜旭摇头道:“执政把渔阳当做试点,肯定想要快点看到结果,5-6年时间才能完成,这要在整个大乾推广又要多久?要知道当初我们大乾攻占整个并州也没有要5年时间,真要花这么多的时间完全,我们这不但无功还有过错!”

其他县令也同时点头表示认可,要知道他们大乾和大汉和胡人战斗,不过十几年时间就把整个大漠和半个大汉占据了,现在一个试点居然要5-6年时间,有这个时间,只怕天下都被他们大乾一统了,这根本不能算是完成了执政交代的任务!

鲜于平沉着道:“我觉得大家都相错了方向了,要像马邑那样高标准的水浇地自然花费巨大了,根本不是我们渔阳可以承受的住的,而且这样高标准的水利设施,保养也是一个大问题,只怕现在渔阳大部分的部众都不懂如何保养这些水利设施,即便我们修建好这些水利设施,大家也用不了多久。

但真要只是分田地的话,却不需要太多的花费,我们只要把荒地划分给部众就可以了,他们自己会开垦的,我们只要后续缓慢的建设水渠就可以了。”

“我们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民智不开,教导百姓先进的农业技术,还有给他们先进的农具,加速百姓开荒的进度,帮助他们解决开荒当中遇到的问题,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作为幽州人,鲜于平的整个人生都是在幽州渡过,他非常清楚,幽州的弊端在大汉的时期是门阀士族阻碍百姓发展,而现在就是百姓顽固的头脑,阻碍了他们接受先进的技术,而大乾的官员也不足教导整个幽州几百万百姓!

幽州地广人稀,大部分的地区都是半耕半牧!很大一部分民众的耕作方式也是刀耕火种,要开荒的时候会放火烧草,将土地里的杂草烧毁,而后再洒下种子就可以了,后面他们学会了撒化肥,但出来土地肥沃了一些,不用再休耕了,但种粗放的耕作模式,却没有多大的改变,或者说这种改变还太少了,

现在大乾每年录取3000名官员,而幽州每年能分到了还不到300人,这些简单培训官员大部分还要留在郡县当中充当小吏,真正能到地方上成为村长的官员只怕不到上百人,而整个幽州只怕有上万的村庄,这点官员根本不足以影响到整个幽州。

所以现在的幽州可谓是先进和落后并存,既有先进的和现代相差无几的耕作技术,又几千年前先民刀耕火种的技术。

所以鲜于平认为在这样情况下,与其开荒,还不如想办法让更多渔阳郡的百姓接触到先进的耕作技术,这样更加可以让他们快速发展起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