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见此,便还是无奈地说道:“那就还是先看看先生那边的招安情况再看吧!”
闵洪学一听,反而摇头道:“陛下,如今小袁营这股流贼的兵锋正盛,能真正招安的可能性,恐怕比建虏入关还要小。为稳重之举,微臣以为还是要两手准备的好!”
其实言外之意,就是说真正招安那股流贼的可能性非常小,还是不要指望的好。
崇祯皇帝倒比闵洪学要更多一点信心,毕竟他听张明伟说过有关小袁营的事情。但是,闵洪学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
招安这个事情,现在一点眉目都没有,如果就只是寄希望于此的话,万一招安不成,那就真得是非常被动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有点意动了。
一直看着他的闵洪学见此,便立刻向他奏道:“陛下,不如去旨山永巡抚,让他先准备兵马,如此万一招安不成,也不至于措手不及。虽然会耽搁蓟镇一线的防务,可微臣还是觉得有必要的。”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考虑了好长一会之后,便最终点点头,正要说话时,却听到内侍奏报道:“陛下,兴国公来了。”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有点惊讶,先生不是要去忙招安的事情么,怎么这么快就又进宫了,总不可能招安的事情就有眉目了吧?
虽然觉得不可能,他还是立刻传见了。
“托陛下洪福,招安的事情有眉目了!”张明伟一看到崇祯皇帝,便笑着奏道。
“……”崇祯皇帝听得哑然,想什么来什么,这是真的么?
闵洪学听了,却是眉头一皱,便开口提醒道:“国公年轻,这招安之事可是涉及军国大事,稍有不慎,后果便是很严重,非其他事情可比。”
他已经是七十多的人了,宦海浮沉,却也没见过朝堂上有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当然,皇帝除外。
起复之后,和张明伟交往也少。虽然有听说张明伟之前的事情,不过那些都不是军国大事。
哪怕当初张明伟领兵剿灭房山县的贼人,那是牛刀杀鸡,和如今这种动辄几十万军队的事情,完全是两码事。
因此在兵事上,张明伟还没有能让他信服的成绩。这年纪又摆在这里,他有足够的理由怀疑张明伟不了解兵事上的严重性,便有了这个提醒。
张明伟听了,倒是点点头,同意闵洪学的说法,然后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小袁营的人来找我了!”
“什么?”崇祯皇帝和闵洪学一听,顿时失声惊讶。他们是万万没有想到,竟然会是这么一个事情。
张明伟一听,便知道自己说得不够具体,便又对崇祯皇帝奏道:“当初我领兵去房山县剿贼的时候,先派了人过去探听消息,因此那次的事情有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我回来之后就派了府里的一个家丁去投奔李自成所部当密探,以便来日可以用上……”
崇祯皇帝听得点点头,这个事情,他听朱媺娖给她提过。说真的,当初他是听过就忘,觉得哪有这么好的事情,死半路上的可能性更大。
“……我也没想到他在半路上就被小袁营给截了,因为是读书人,谈吐让袁时中折服,当上了小袁营的军师……”
崇祯皇帝听得哑然,竟然运气这么好?
“……然后袁时中和李自成等贼寇合不来,就想去投奔张献忠,结果半路听到了我的名声,便在我那家丁的劝说之下改为北上,并派我那家丁和他的一个堂弟等人到了京师,想来看看有没有被招安的可能……”
边上的闵洪学听得目瞪口呆,竟然还有这等好事,这是不是大明气数未尽?
不过以他的年龄,还有他的经历,在过了最初的震惊之后,回过神来,便明白这完全是国公的功劳。未雨绸缪,果然有了惊人收获!
一想到这,闵洪学又有点吃惊。重新打量着张明伟,好像又发现了国公虽然只有二十多岁,可却有这个年龄段所没有的沉稳!
看来,对于国公,还真得不能以常理论之!
其实,张明伟一直是这样,而是他自己心态变了。
虽然还没有听完,崇祯皇帝的脸上,却已经有了笑容,在听着张明伟转述有关小袁营的事迹,虽然不至于先生在后世看到的那么夸张,却也不会相差多少。他便知道,真正招安成功的可能性极大。如此一来,局势就会有利于朝廷!
等到张明伟一说完,崇祯皇帝便忍不住开口称赞道:“先生真乃朕之福星也!”
那可不,我好好地在爬山,结果就那么脚一滑,就掉你面前来了。不是你的福星,那就有鬼了!
张明伟心中如此想着,便微微一笑道:“陛下,时间紧迫,我看我不日出京,尽快招安这个小袁营,这样也好早日对付左良玉所部和解开封之围!”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刚想点头,不过却又马上摇头道:“先生可不能有失,朕派其他人去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