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宗俭在边境线停了下来,对王韶的战略还是有蛮大的影响的。
欧阳辩在得知这个情况之后,给王韶写信,告知王韶莫要焦躁,因为【优势在我】。
欧阳辩解释道,虽然坚壁清野战略看似对大夏有伤害,实际上执行坚壁清野战略的国家,都是受害颇大的,这是难以避免的。
但是权衡之下坚壁清野其实是更好的方式,而且,对大夏来说,这种方式带来的危害,其实已经被消弭到了最小的地步了。
真定府、河间府、太原府的居民已经被送往密州,现在密州那片土地上聚集着百来万人,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一个沿海工业区,一旦这个沿海工业区建设起来,能够创造的产能和效益,岂是真定府、河间府、太原府的原始农业生产能够比拟的。
所以,坚壁清野的危害被消弭,而大夏是本土作战,有城池可以依仗,后勤有保障,大夏不怕拖,反而越拖对大夏越有利。
所以,欧阳辩得出的结论是——【无论辽国是积极寻找作战,还是消极拖延,对于大夏来说都是优势在我】。
在受到欧阳辩的鼓励之后,王韶也定了下来,他的心里满是感激与庆幸。
对于一个带兵的元帅来说,有一个圣明的皇帝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比起王韶来说,耶律宗俭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耶律洪基一天一道圣旨,从责问他为什么不赶紧入境进攻,到为什么不攻城略地,到为什么要停驻在边境线上等等问题,言辞越来越激烈,而耶律宗俭的心中却是越来越悲哀。
不是他懦弱怯战,而是他把握不住夏朝的军情。
夏朝执行的坚壁清野策略,意味着辽国大军即便是绕过城池冲进去,也作用不会太大,想要烧杀抢掠也得有人才行啊,现在夏朝都自己先行坚壁清野了,自己冲击去干嘛啊,旅游观光吗?
这种时候,想要深入敌境,就得将对方的城池被拔掉,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老办法绕过去,那么将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失败。
耶律宗俭在研究了大夏军队的战绩之后,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不过他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当他把这些解释给耶律洪基的时候,耶律洪基却只是觉得耶律宗俭就是在狡辩。
夏天终于到来,当一场雨水抵达之际,耶律洪基的耐性终于耗尽,一道圣旨将耶律宗俭的任命卸下,让他回京听参,而接手的人是耶律洪基的近卫将领耶律志崇。
耶律宗俭一看心都凉了。
当然啦,并不是说耶律志崇这个人是个酒囊饭桶,相反,这个耶律志崇还是颇为有名的后起之秀,但耶律志崇带过最多的兵马不过是他手下的一千多近卫,而这样的人,即便是再出色,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将三十万大军交给他……这不是胡闹么!
不过这已经不关耶律宗俭什么事情了,他现在该想的是回去之后怎么脱罪的问题。
但耶律宗俭悄悄找到了耶律志崇。
耶律志崇还算是蛮客气的。
“族叔有什么吩咐的尽管说就是。”
耶律志崇道。
这话说出来让耶律宗俭颇为安慰,至少这个年轻人还是愿意听听过来人的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