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一穷二白!(2 / 2)

包拯哑口无言。

赵祯也颇为尴尬。

这件事情上,他对欧阳辩的支持的确太少,少到他自己也感觉尴尬。

不过宋朝的底子就是这样,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很薄了,不然庆历年间也不可能变法,若不是欧阳辩所说过于吸引人,赵祯还不敢动呢。

包拯为自己说话,欧阳辩还是很感激的,上门去致谢包拯。

老包只是叹息不已,只是承诺三司的十万贯钱他会尽快挤出来给到欧阳辩。

欧阳辩只是安慰包拯,有了政策的支持已经算是不错了,以后的事情自己会全力做好的,不会令大家失望的。

包拯也只能将信将疑了,在他看来,这事根本不可能做到!

招人并不顺利,流内铨的主官拍着胸口说会帮欧阳辩看中的人找来,但欧阳辩筛选出来的千人名单,却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到位。

流内铨主官对此很是惭愧,欧阳辩也表示了理解。

在官本位的社会里,能够进入党政机关的不会进入事业单位,能够进入事业单位的不会进国企,这都是人之常情,何况央行草创,前景如何还是个迷呢。

不过前期有百来号人也算可以了,这百来号人欧阳辩是要作为骨干来培养的,可以培养成分行行长、支行行长等骨干、至于其他的办事人员,则是可以在社会招聘,比如账房和柜员等等。

央行虽然比不上官府内编制,但对于社会上在私人资本工作的那些人,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

招到百来号人之后,欧阳辩的第一件事不是立牌子,而是开一个为期一个月的短期培训班。

培训的内容很多,主要是组织架构的培训、管理学的知识、基本的金融知识都得教一教,现在虽然未必会懂,但要有悟性,这是一个选拔的过程。

这一批人不是专业人员,而是管理人员,真正的专业人员是要从社会上招聘,这帮人主要是要会管理,要将摊子铺开,就得依靠这帮人。

欧阳辩自己编写了教材,自己上马讲课不说,还从三司里邀请王安石以及其他的司案的专业人士过来讲课,连欧阳修都被动员过来讲了几堂课,教师阵容上的确是相当豪华,倒是给这百来号人增添了许多的信心。

这里面涌向了不少欧阳辩相当看好的苗子,也算是意外之喜。

这百来个人大多是年轻人,还有一半的人是嘉佑二年榜的进士或者同进士出身。

因为这一届的进士同进士加起来有七八百人,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岗位安排,所以至少有一多半的人是在等着补缺的。

实际上他们可以继续等下去,因为他们都有寄禄官阶,有官阶就有俸禄,虽然不多,但是足以度日了。

这五十多个嘉佑二年榜的进士或者同进士愿意来,其实是冲着欧阳辩来的。

毕竟是同年嘛。

关键是,官家赵祯怕有人对进央行有所顾虑,特意颁发旨意——进央行不属于补缺,等候补缺进士、同进士可以先进央行过度,若是工作出色,又有意进入朝廷工作,届时可以优先考虑,另,薪俸照发,央行薪水按照央行标准。

也就是说,官职可以保留,薪俸照领,央行也有工资。

这样一来,对这些贫困的进士、同进士就有吸引力了。

他们没有背景,家境也一般,想要补缺还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呢,干脆来这里先挣多一分薪水嘛,如果工作出色,还能够借此出仕呢!

能够考中进士、同进士的都是学习尖子,脑袋自然是不笨的,经过培训之后基本能够胜任初期的工作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