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枪爆头(1 / 2)

朱舜在顺天府安心发展了几年,新式机械、蒸汽工厂、教育等等各方面工业化进程,都有了一定的成果。

北方建奴有了土豆,这个亩产二十石的神物,皇太极率领旗子弟开启了蒙古帝国的征途。

皇太极率领五万大军远征蒙古的不里牙惕部,只要吞并了不里牙惕部,就能为女真拓土三千里。

战略意义更是重大。

不里牙惕部境内有一片浩淼的贝海儿湖,这里阳光充沛,土地膏腴。

只要占领了这里,就能为女真带来一片广袤的土豆种植地,足够养活上千万的女真诸申。

还能兼并上百万的蒙古人,建立一支人数多达二十万以上的蒙旗。

本该死在崇祯二年的袁崇焕,因为朱舜缘故,没被崇祯凌迟,继续当着他的蓟辽总督。

以袁崇焕的战略眼光,在得知女真的动向以后,很快就猜到了皇太极的意图。

当即调动了大军,做出一副趁着沈阳城兵力空虚,准备攻下建奴都城的态势。

逼迫皇太极回防,放弃进攻贝海儿湖的战略意图。

现在只是深秋,辽东已经刮起了寒风,天上飘起了雪花。

地面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积雪,漫山遍野一片雪白。

寂静的雪原。

很快被轰鸣的马蹄声打破,无数战马如同黑色洪流向北方涌去。

甲胄鲜明,旌旗招展。

在雪原上留下了无数的马蹄印,露出了黑色土地。

大军前方是一条宽阔的大河,已经冻上了一层厚厚的坚冰,只要给马蹄绑上棉布,就能顺利通过。

这支身穿鸳鸯战袄的大军,却在大河前方停了下来。

大河的名字在中原腹地,或许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在辽东却是大名鼎鼎。

辽东的土皇帝袁督师,在这里折戟沉沙了两次,败给了皇太极两次。

大凌河。

大明骑军经过三四里路的缓冲,精准的停在了大凌河岸边。

大凌河对岸,早就有一支女真鞑子驻扎在那里,阻挡明朝有可能进犯的大军。

果不其然,皇太极率领大军开拔的第三天,就有一支上万人明朝骑军策马狂奔而来。

袁崇焕这一次为了出其不意的突袭沈阳城,带走的全是精锐。

一人三马,准备七天的干粮和清水。

路上遇到不少的女真鞑子,但是都被大明骑军轻松突破,势如破竹的一直冲到大凌河。

袁崇焕已经高估建奴留下的兵力了,但还是超出了心理预期。

对面那支军队人数不多,只有五六千人,却是一支让袁崇焕如临大敌的军队。

乌真超哈。

各种鸟铳三千二百五十六支,虎蹲炮三百门,辎重车四百六十七两。

还有三十七门红衣大炮,摆在大凌河对岸。

黑洞洞的炮口,正对着袁崇焕的大军。

袁崇焕在建奴的这支重军身上,吃了很多次的亏。

说来可笑,本来仗着坚城火炮优势的明军,居然被一群建奴野人用大炮给欺负惨了。

一身戎装的袁崇焕,瓣明盔顶端的缨羽,在寒风里不停翻滚。

拿起一支黄铜色的千里镜,望了过去,大小火炮旁边站着一名名手持火把的建奴军士。

只要大明军队进入大炮的射程之内,建奴就会毫不犹豫的开炮。

一路势如破竹的大明骑军,只能僵持在大凌河岸边。

袁崇焕身边聚集着一堆高级将领,祖大寿、左良玉、黄得功曹文诏也在旁边,只不过现在的他,只是一名小旗。

袁崇焕放下手里的千里镜,皱起了眉头,深思怎么才能突破过去。

还要尽快。

一旦拖的时间久了,建奴就会组织起一支军队,进入沈阳城,失去了长途奔袭的意义。

旁边的总兵、副总兵、参将们,满脸的愁容,本来还想着捞上一笔,但面对女真的重军,能够活下来就不错了,哪里还有机会去女真的地盘上烧杀抢掠。

时间一点一点的推移过去。

袁崇焕的眉毛几乎拧成一团,面对这么一支军队,任何的计谋都失去了作用。

这要是在平野上,还能强行突破。

接下来的一段路程,是冻上了一层坚冰的河面,在各种火炮的轰击下,很快就会断裂。

大凌河河面上的坚冰只要断裂了,再骁勇的骑军也冲不过去,都会沉到冰冷的河水里。

一炷香以后。

祖大寿骑在高头大马上,放下手里的黄铜色千里镜,忍不住说道:“督师,咱们还是撤军吧。”

左良玉放下手里的千里镜,也是说出了同样的建议:“督师,再这么僵持下去,咱们很有可能被女真鞑子给包围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