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错误(1 / 1)

为了欢庆胜利,杨玉环特地找来了斗鸡奇人贾昌。李隆基早在还是藩王的时候就酷爱斗鸡,即位之后更是命人在长安城内遍寻千余只雄鸡豢养在宫外的鸡坊之中,还特地从禁军之中选拔出五百名青年将士专门负责训练这些斗鸡,可那五百将士却居然抵不过一介书生贾昌。贾昌的身上似乎有着某种特殊的魔力,能够让那些桀骜不驯的斗鸡们彻底地臣服。

贾昌头戴雕翠金华冠,身穿锦绣褥裤,一手执金铃,一手拿拂尘。面对着眼前的那一群斗鸡,他顾盼有神,神情专注,指挥若定。一只只斗鸡羽毛怒张,呼扇翅膀,磨喙砺爪,跃跃欲试。随着贾昌一声令下,那些早已迫不及待的斗鸡们就开始捉对厮杀。决出胜负之后,斗鸡们按照顺序排好队,胜者走在前,得意扬扬,高声鸣叫;败者走在后,低头垂尾,无精打采。无论是胜者还是败者都紧紧跟随在贾昌身后有秩序地返回鸡坊。

现场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李隆基也会心地笑了,笑得那样爽朗、那样舒心。杨玉环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杨国忠趁机走过来,说:“就连斗鸡在圣上面前都如此恭顺,此乃天子之神威啊!”他一边说着一边将一份来自前线的奏报递给李隆基。李隆基接过来之后看了看,反问道:“难道目前驻守陕郡的崔乾祐的手中真的只有区区四千士卒,而且全都羸弱不堪、防备松懈吗?”

杨国忠说:“如今安禄山四面楚歌,四处告急,尤其在河北又接连损兵折将,而潼关又固若金汤,戍守陕郡的叛军自然会被陆续调离。”

望着低头沉思的李隆基,杨国忠慷慨激昂地说:“如今可是收复东都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段时间,一个接一个的捷报从帝国的四面八方纷纷传来,让李隆基激动不已,也躁动不安,使得他丧失了最起码的鉴别力。急于求成的他并没有想到其实欲速则不达。他即将做出一生之中最为愚蠢也是最为后悔的一个决定,这个决定会让之前用无数将士的鲜血换来的胜利全都化为泡影!

唯一能够稍稍缓解杨国忠内心惊恐的办法就是掌握一支忠于自己的军队。他随即上奏李隆基以构筑第二道防线为名训练一支军队,让亲信李福德统率一支由“监牧小儿”组织起来的军队。“监牧小儿”原本是担当养马场警戒任务的卫兵。这支中看不中用的部队还不能让杨国忠那颗始终悬着的心彻底地放下,于是又命亲信杜乾运统率一万余人的雇佣军屯守在灞上。名义上是防备叛军,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防备的人究竟是谁。

没有安全感的杨国忠遇到了同样没有安全感的哥舒翰。杨国忠在哥舒翰背后搞的这些小动作也同样引起了哥舒翰的不安。哥舒翰随即上表请求将灞上守军隶属于自己,李隆基为了前方战事的需要,自然没有理由不答应。

六月,杜乾运急匆匆赶到潼关参加军事会议,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潼关内早已磨刀霍霍。他再也没能离开杀机四伏的潼关。

杜乾运被杨国忠视为危急情况下的一根救命稻草。尽管这根稻草在危机时刻根本就救不了他,可是杨国忠紧紧地攥着这根稻草无疑会给他带来一种虚无缥缈的安全感。可如今哥舒翰却硬生生地将他手中的那根稻草夺走了,于是他不惜铤而走险,孤注一掷了!

杨国忠不会不知道潼关的安危关乎唐帝国的存亡,可他却仍执意要这样做,因为他早已为自己想好了退路,那就是前往他曾经长期生活过的剑南。不过让他始料未及的却是他最终不仅将对手送上了不归路,也将自己送上了黄泉路!

虽然在杨国忠的鼓动之下,李隆基有些头脑发热,但哥舒翰却是头脑清醒的,然而李隆基决意要做的事情任何人都阻拦不了。这种性格可以让他力挽狂澜,也可以让他刚愎自用。

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六月初四,哥舒翰被迫率军出关。他深情地回望着渐渐远去的潼关,眼中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既是为了他自己,也是为了他所效忠的大唐帝国!

(本章完,下一章:兵临城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