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九城的美食,有‘一楼二烤三轩四顺’的说法。
一楼是鸿宾楼。
旧津门时是‘九大楼’之首,建国后zl钦点入京,郭老题字并赠诗。
“鸿雁来时风送暖,宾朋满座劝加餐。楼头赤帜红于火,好汉从来不畏难。”
清末时,一顿全羊宴,让慈禧老太太大为满意,后来更是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烤,烤肉季、烤肉宛。
三轩指的是两益轩、同和轩和同益轩,四九城三轩并立,传为一时佳话。
四顺,东来西去又一顺,还有一个南来顺,说的就是这四顺。
分别是东来顺,西来顺,南来顺和又一顺。
其中“东西南”三家年头较长,又叫老三顺。又一顺则是后起之秀,菜品也更有创新。
徐良在京城的这一年里,这些馆子基本都去遍了。
传了上百年的老字号,味道确实不错。
来到王府井大街的东来顺总店。
刚进去,伴随着热乎乎的暖气,一个穿着旗袍的服务员迎了上来。
“先生,您定位子了吗?”
“我有朋友在3号包厢。”
“请您跟我来吧。”
服务员带着他朝里面走去,路过大厅,可以看到位子上基本都坐满了。
各色人等涮着羊肉,高谈阔论,中间夹扎着小孩子吵闹的声音,繁华热闹,生意火爆。
“先生,这就是三号包厢。”
“谢了。”
徐良敲了敲门,推门走了进去。
迎面便是熊晓歌,在他左边坐着徐良已经很熟悉的人。
李艳红。
虽然这辈子没见过面,但上辈子网上关于他的照片太多了。
而且他创业成功后,参加风投组织的投后企业聚会,老李那时候就作为嘉宾在台上分享创业经验。
那时候的他真是众星环绕,光芒万丈,浑身上下绽放着千亿大佬的威风和霸气。
而徐良自己则在台下站着如喽啰,毫不起眼。
这辈子双方则成了平起平坐,以后还要反过来。
在熊晓歌右边,坐着一位发际线有点高,穿着深蓝色西装,黑色圆领体恤的中年人。
徐良略作打量后,并不认识。
看到他进来,熊晓歌连忙起身迎了上来。
其它两人也随着站起。
三双眼睛齐刷刷朝徐良看了过去。
“徐老弟,你总算是来了。”
熊晓歌迎上去笑道。
“我应该没迟到。”
“当然没有,是我们早来了。”顿了一下,“来,我给你介绍。”
“这位是百毒的李艳红。”
看着这张年轻很多,且非常熟悉的脸,徐良把手伸了过去。
“李总,久仰大名了。”
握住对方的手,李艳红脸上仍然残留着一丝惊讶。
虽然早就从熊晓歌那里知道了一些关于徐良的消息,但双方真正见面后,仍然惊异于对方的年轻。
真的是太年轻了。
“徐总客气,没想到你这么年轻。”
这是他此刻最直观的感受。
“年轻吗?李总好像也没比我大几岁。”
“呵呵,再有个三四年,我就大徐总一轮了。”
语气中透着羡慕。
不管任何行业,年轻都是最大的资本。它意味着你有足够的时间试错,并取得成功。
简单交流了几句后,熊晓歌最后介绍。
“这位是凯鹏华盈大中华区负责人傅继勋。”
徐良恍然,上辈子他融资的时候,也听过傅继勋的大名,不过并没有见过本人。
“傅总,很高兴见到你。”
“徐总真的只有十八岁?”傅继勋忍不住问道。
“再有两个月就十九了。”
“真是难以置信,我十八岁的时候还在新加坡读高中,天天为了考大学努力。而徐总已经创立了自己的企业。”
“傅总过奖了。”
打过招呼后,熊晓歌招呼着众人坐下。
“徐老弟,菜我们点了不少,你看看还吃什么,自己再加,别客气啊。”熊晓歌招呼道。
“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徐良转头就给自己加了十盘羊肉。
“我这个人不挑食,就是吃的有点多。一会三位老哥可别笑我。”
“人是铁,饭是钢,这有什么好笑的。”熊晓歌微笑道,“来来,水开了,咱们先吃。”
有他带头,几人纷纷动筷。
东来顺的羊肉非常薄,加进去简单涮一涮就熟了。
徐良也不管其他人,自己栓好了蘸着酱料,吃的不亦乐乎。
不一会,身前的羊肉就光了。
抽了张纸擦了擦嘴。
“年轻人就这点不好,消化吸收比较快,老是饿肚子,让三位老哥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