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六章 送别(1 / 2)

“哦!”李尚道手中的折扇拍了拍掌心:“那兵部的文书,可曾送到?”

“已经一同到了!”

“那你急什么?”李尚道笑道:“上次募兵的薪饷给的都够,又打的都是胜仗,宣润人又不是傻子,这等好差事还不是告示一张贴出去,便应者如云?从扬州到范阳有水路相通,六月份爬也爬到范阳了!”

“信中可不只有募集弩手的事情!”曹僧奴从袖中取出一封文书,递给李尚道:“李公子,你也看看!”

“哦!”李尚道接过信笺,刚看了几行,眉毛便上挑了起来:“老曹呀!大将军这次可是要真正干一番大事了!”

——————————————————————————

长安,灞桥。

连续数日的阴雨将长安的贵人弄得颇为扫兴,他们大部分时间被困在自家的宅院里,喝着闷酒,皱着眉头看着灰蒙蒙的天空,为即将开始的出征而忧虑,有的人甚至断言,这是未来辽东战争的一个不祥征兆,那位声名显赫的大将军会在那儿输掉他的威名,就好像当初他从哪儿赢得的一样。

可是,到了四月初七这一天,一抹明亮的曙色出乎意料地从天东头冒了出来,接着,沉默了多日的鸟雀也开始吱吱喳喳地啼鸣着,扑楞楞地上下飞窜。虽然天幕上还浮荡着薄翳,关中的原野上也依旧水气迷蒙,但是曙色深处,一朵嫣红的朝霞蓦地绽开了。它犹如从天孙的织机上飞出的锦缎,不断地涌现着、堆积着,把璀璨的光华投向高天,投向大地,投向那座威严的都城。于是,隆起的终南山脉啦、大片的麦田、河畔的垂柳,都被镶嵌上了一圈五彩的光环。清晨的空气中,有一股清爽的、令人心神愉快的意味。

“三郎,寡人这次就把沛王交在你手上了!”李弘拿起弟弟李贤的手,放在王文佐的手上:“如何行军布阵,为人处世,你都要好好教他!”

“请陛下放心!”王文佐躬身道:“沛王天纵英睿,臣自当尽心竭力,辅佐沛王平定辽东乱事!”

“这样就好!”李弘目光转移到了李贤身上:“贤弟,你不是总是说想要向三郎学习兵法吗?这次就是大好的机会,说实话,寡人都有些羡慕你了,若是能弃这万乘之重,像你这般提十万兵,与三郎出征辽东那该多好呀!”

李贤目光闪动,面上露出喜色:“皇兄说的是,此番出长安,乃是我多年的夙愿,一定多听从大将军的建议,早日平定辽东!”

“好,好,你有这份心思就好!”李弘笑道。

看着眼前这幅兄友弟恭的画面,王文佐没有说话,他当然知道这兄弟二人的关系肯定不像表面上这样和谐友爱,自己早就已经向李弘禀告了带李贤去辽东的真正目的,而李贤虽然才十七八岁,但苦难和变故是最好的催熟剂,刚刚经历了宫廷政变和母亲亡故,父亲病卧在床不起的他肯定不会还是那个懵懂少年。既然如此,眼前的友爱就不过是一种假象,内里隐藏的只会是暗潮涌动。

“三郎!”李弘和弟弟说了几句闲话,便向王文佐招了招手,示意其靠近些,两旁的宫女内侍不等天子开口,便有意无意的退开,好让天子和爱臣说几句私话。

“三郎,寡人打算升裴居道为太子少傅,暂时削其权,你觉得如何?”

“太子少傅?”王文佐一愣,李弘明显是想要明升暗降,将政事堂从裴居道手中拿过来。可问题是现在李弘连太子都没有,却升迁裴居道为太子少傅,这做的未免也太明显了吧?

“那陛下打算以何人替代裴居道?杨思俭?”

“不错,便是杨公!”

“请恕臣直言,陛下身居高位,就不应该独任一人,杨思俭也好,裴居道也罢,大可兼用,陛下身居其上,岂不更好?”

面对王文佐的劝谏,李弘陷入了沉默,片刻之后方才点了点头:“也好,既然三郎这么说,那就先缓一缓吧!”

看李弘的样子,王文佐心知对方肯定是有些不甘心,但在他看来李弘的皇位其实并不稳固,裴居道虽然有许多不是,但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是支持李弘的皇位的,与其将其换成杨思俭,不如让这两个人相互牵制,李弘居中平衡更为有利,至少在自己平定辽东回来之前是如此。他正想着如何更好的劝说李弘,却听到李弘道:“对于辽东的兵事,三郎有什么打算?”

“长安距离辽东有数千里,往返消息都要月余。臣即便是制定方略,也只能依照一个多月前辽东的情况,等到了辽东,只怕又要过一两个月,战况只怕早就又变了!所以臣现在有只能拟定一个大致的方略,细节只有等到辽东之后再决定!”

“三郎说的是,那大致的方略是?”李弘问道。

“慢进速战!”

“哦?慢进速战?这是何意?”

“辽东土地辽阔,山川崎岖、林木湿沼遍布,产铁、马、盐、粮豆,乃王霸之地,夷狄遍布其间,其俗悍勇,高句丽余留山城无数,若据险而守,非二十万众不足平也!虽前朝修建运河,河道可直通范阳,然由范阳至柳城尚有千里,道路崎岖,依山伴海,仅一孔可通,若速战不成,则仅辽东一地则天下敝!是以师不可久,久则破国。而若要速战,则需精选士卒,囤积粮秣,精兵利器,出其不备,一战则破贼酋首,二战则荡其巢穴,然后才能施仁义,布郡县,以为长久之计。然以上皆需时日,所以臣打算缓进,蓄力养气,待其懈怠,然后一战而功成!”

“三郎的意思寡人明白了!”李弘笑道:“你放心,辽东之事,寡人绝不会遥制,皆由三郎定夺,待凯旋归来,再举杯与三郎共饮!”说罢他轻击了两下手掌,旁边的宦官赶忙上前,献上美酒。

“阿贤,你也来喝一杯!”李弘招呼了一下沛王,第一个拿起了酒杯:“此番出师,当一举荡平寇仇,使得寡人无东顾之忧!”说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