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8章 罗生门(1 / 2)

抢救大明朝 大罗罗 2682 字 2023-10-02

日本平安京的罗生门真正的名字应该是罗城门,所谓的罗城其实是指中国古代大型城廓的外城。

中国古时候的大城一般是由外城(罗城)、内城(子城)两部分组成的。在宋朝之前,外城和内城中的“坊”也是一个个可以独立进行防御小型城堡。

而早年的日本处处模仿中国,所以在建设平安京的时候,也做了一个相当宏大的规划,设计了罗城和子城,还将罗城之内分成了左右两京。左京称为洛阳,右京称为长安,左右两京就以罗城门(罗城南门)至朱雀门(子城的城门)之间笔直的朱雀大街为分界线。

可惜日本的平安京是个烂尾工程,左京洛阳发展的还不错,右京长安几乎荒废。平安京的罗城则只有一座城门,而没有修建城墙。而仅有的这座罗城的城门不知怎么就被人叫成了罗生门。而到了德川幕府时期,这座罗生门也因为年久失修而坍塌了。

所以日本平安京的罗城门是既没有城,也没有门,只有一个地名。

在罗生门以南的一片空地上,德川家的武士们已经摆出了一个非常标准的空心方阵。组成方阵的武士都属于由征朝军余部改编而来的番方军团,这个军团是效仿明军帐前诸军的步军师编成的,是合成了步兵、骑兵、炮兵、辎重兵和工兵的新式军队。

这支番方军团的人数有一万多人,装备了长枪、铁炮、6磅青铜炮和采购自清国的战马。全军上下,大都配备了简易化的当世具足,军官和骑兵则配备了防御力更好的南蛮胴具足。

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光也在这个由番方军团全军所组成的空心大阵之内,不过他并没有披甲——太重了,家光的身体不好,没那个力气。他年轻的时候一时兴起把爷爷德川家康传下来的盔甲披上试试,结果都走不了路了,所以就不再披甲了。另外将军大人也怕晒,晒黑了就显得苍老,会让人产生将军大人已到垂暮之年的错觉。所以德川家光也没在太阳底下呆着,而是坐在一顶白色的大帐篷里面。

他在平安京大门口(没有门的大门口)搞出那么大的动静,当然是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朱慈炯了。

家光已经得知了朱慈炯在敦贺港的所作所为,当然得有所表示,以便让明朝知道自己的厉害......虽然德川幕府发动的朝鲜之阵以平局收场(按照幕府的说法,朝鲜之阵的目的不是为了夺取土地,而是为了获得和大明平等的国际地位,而现在大明并没有将日本当成藩属,所以朝鲜之阵没有失败),但是德川幕府依旧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足够维持在日本国内的统治,也足以击退任何想要入侵日本的敌人!

番方军团的总奉行保科正之这时快步走进了帐篷,冲着德川家光行了一礼,然后大声报告:“公方殿下,明国宁王的迎亲队伍已经过了伏见城,很快就要抵达罗生门了。”

朱慈炯的迎亲队伍在敦贺港上岸后,停留了大约一个月,用以招募和整训1000名北面武士。到了宽永二十三年的三月中旬,才再次启程,从琵琶湖的东面通过,绕到了京都南面,然后再北行而来。沿途除了欣赏了琵琶湖的美景,还参观了彦根藩的主城,耗时20余年才建成的彦根城,这会儿则从新建成的伏见棱堡下通过。

伏见棱堡是在伏击城的遗址上修建起来的,原本的伏见城是由丰臣秀吉所筑,是秀吉在京都的一处据点。关原之战后,一度成为德川家在京畿地方的大据点。不过在大坂之阵后,伏见城的地位大不如前,并且在宽永三年被家光下令废弃。在朝鲜之阵平局已定后,德川家光又下令在伏见城旧址上修建棱堡,作为守御京都的大据点。

除了伏见棱堡之外,家光还下令对二条城进行棱堡化改建。虽然日本国的平安京是一座既没有城也没有城门的京城,但是伏见、二条两座棱堡,却是极为坚固的堡垒。

而且为了防备敌人的炮击,伏见棱堡之内并没有修建高大的本丸,而是修建了具有防炮功能的地堡。二条城高大的本丸也被拆除,并且在本丸原址上修建了防炮地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