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大帝的确需要足够优秀的官员去替他整理罗马帝国支离破碎的财政......自从能干的柯克贝尔在17年前去世,罗马帝国就开始一步一步陷入了债务的泥潭。而且越陷越深,越欠越多,连着更换了好几个财政总监,都没办法把罗马帝国从债务的泥潭当中给捞出来。
当然了,罗马帝国遇到的财政危机也不能都怪财政大臣没本事,而是这个帝国本身出了问题!
这个罗马帝国也不知道怎么了,无论怎么“重商”,就是没办法吸引甚至留住工商业。
能够为帝国带来滚滚财源的工商业,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一直在不断外流。
从罗马帝国的本土行省流往属国、友邦和中立国……大部分流往了友邦和中立国,小部分流往了属国。
其中英格兰、葡萄牙和奥地利则是吸收“罗马资本”最多的三个国家。
西尼德兰和莱茵兰的手工业大量流向了英格兰,罗马帝国的航运业则不断迁往葡萄牙。
而直接掌控资金的金融业则流向了奥地利大公国——维也纳现在已经成了当之无愧的欧洲金融中心!
与此同时,罗马帝国的五个本土行省,却日益萧瑟,似乎只剩下了农业、军工产业和服务业……
对于这样的情况,路易大帝和他的财政大臣们全都束手无策。
因为他们不能将鼓励罗马帝国的工商业放在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
作为罗马帝国的皇帝和大臣,他们的首要目标,还是缔造一个统一的罗马帝国!
所以他们不能用高关税或其他什么壁垒,将属国、友邦和中立国的商品都赶走。
而要维护和推进罗马帝国的统一,路易大帝也离不开天主教会的支持!
一个罗马只能有一个国教啊!
所以罗马对新教徒、犹太人和天方教徒的排挤还是不可避免的……
此外,路易为了拉拢帝国大小贵族,又大肆派发免税特权——这个情况和早先的明朝非常相似,但是对眼下的罗马,似乎也是必须的。
可这样一来,不需要纳税的贵族就有了一大堆,而且他们还掌握着大量的农业地产!
于是罗马帝国可以从农业生产中取得的财富就相当有限了。
可是这个帝国的开支却非常浩大!
路易有多达数十万人的军队,还有庞大的海军舰队,还有庞大的官僚队伍。还有他自己也是个特别能铺张浪费的主儿。不仅在巴黎郊外修了个凡尔赛宫,还在罗马城修了个巴拉丁宫,光是这两个宫殿,就花掉了无数的金路易。
为了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应付巨大的开销,路易的财政大臣们只好对那些没有什么背景的工商业主课以重税。
而重税又让这些工商业主在和外国同行的竞争中处于下风,最终不得不迁往国外。
这样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维持了二十多年后,罗马帝国的财政状况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三个负责科举的大学士离开了牛眼厅后,罗马帝国的财政大臣夏米亚尔就被大帝的侍从带进了牛眼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