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个时候,就不是他发一道旨意,就能挽回了的。
之前的那些屠杀,那些部族才不相信,要是没有他隆王的旨意,平达力或者说泰泰吞他们会乱杀?你现在一句话,他们可是全族的身家性命!如果是别的时候,或许没得选择,只能选择相信他隆王了。
然而,如今,明国皇帝亲临大军,很快就会打过来,战事一触即发,谁胜谁负,虽然在战前不好说,可他们都有自己的理解。
明国一向是天朝上国,疆域广阔无边。他们的一个普通巡抚,就管着比他隆王还大的地方。明国的繁华,更是久负盛名。
如今明国的皇帝御驾亲征,肯定是带着整个明国最精锐的军队过来。更不用说,一路上还真是势如破竹。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被屠刀吓到的部族,还真别说,原本没有的心思,此时就有了。如果投靠明国能有更好的前景,那为何还要去抱他隆王的小腿?肯定是抱更粗的大腿啊!
这样的结果,怕是他隆王事先压根就想不到的。在他左劝右劝之下,发现没什么效果之后,他为了这一战的胜利,也真是狠了心,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真得发起了一次对阿瓦地区不乖乖听他命令的部族的围剿。
…………
从锡波到阿瓦城的道路,真得远比汉龙关到锡波的路更难走。见惯了中原大地的官道,习惯了北方辽阔的平原,如今在这崇高峻岭却又炎热无比的小路行军,说真的,曹变蛟宁可和当年的建虏厮杀!
此时的他,正奉旨继续为大军前锋,往阿瓦城进军的时候,忽然后面有锦衣卫赶上,给他传旨,让他减缓行军速度,不要让军队太过疲惫。
听到这道旨意,曹变蛟起初是有点懵的。按理来说,不是所谓兵贵神速,不要给洞吾那边太多准备的机会么?
之前的锡波之战,其实就算是兵贵神速的例子。那些锡波的洞吾军队,压根没想着他那么快就赶到锡波,给了他一个轻松打下的机会。
而且,听说阿瓦那边,总算是没有那么多山的,赶紧走出这些大山,这估计是所有北方将士们的心声!
不过皇上旨意既然已经下来了,不管怎么样,总得要遵旨才行。
这个时候的曹变蛟,脑海中压根就没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尊的想法。毕竟皇上的英明神武,那是许多次证明了的!
但是,那锦衣卫见他疑惑的表情,便靠近他,低声咬耳朵道:“陛下说了,阿瓦城那边的洞吾军队正在内乱,得给他们时间,乱得更彻底一点。”
要是进军速度过快,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搞不好他隆王就会全力对付这边。不如让他放心一点,先多举几次屠刀好了。
曹变蛟一听,不由得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是要一反常态,要慢一点。
不过同时,他也有点好奇。
因为他这支军队乃是大明军队的前锋,按理来说,如果有消息什么的,肯定是他这支前锋军队最先知道的。可如今,反而是在中军的皇上,先知道了阿瓦城那边的情况,这可真是稀奇!
左思右想之下,感觉实在有点不可思议!一丝疑虑就在他心底冒了出来。
结果,还没等两天,曹变蛟就接到放出去的夜不收回报有洞吾人求见,说愿意归降大明,跟随大明军队打他隆王。
一听到这消息,他就立刻想起了皇上的交代,心中顿时大感佩服,原来皇上所料是真的!
于是,他一边让人带来洞吾人,亲自了解情况后,马上回报中军,说明具体情况。
崇祯皇帝其实已经通过他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了解到这个情况,便令中军赶路,前来和前锋汇合,从此开始,就取消前锋人马。或者说,前锋兵马扩大,而他就直接坐镇前锋。
之所以这么做,是他担心这些来投降的洞吾人中,会有奉他隆王之命而假意来投降的人。曹变蛟没有窃听种子不好分辨。但他就不一样,反正一颗甲级窃听种子可以拆分为六颗丙级窃听种子,手里存了一大把,就刚好可以用上。如此一来,他就能分辨这些来降的洞吾人的真假,从而用最有效的方式打完这场战事。
才一到前锋军中,崇祯皇帝便下旨,让已经到曹变蛟军中的三名信使觐见。
这三名洞吾部族的信使一听说大明皇帝刚到,就召见他们,不由得非常激动。反正是用他们所听来的最高礼节,就从中军帐外开始一步三磕首,表达他们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