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大阪师团的优良传统(1 / 2)

“想什么呢?还不快来倒酒?”寺内寿一看着寺内勇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用着严厉的语气,教训了寺内勇一句。

“嗨!”寺内勇被吓得又是一哆嗦,不敢怠慢,赶忙给两人斟酒。

“兄长,寺内君现在已经是帝国的高级将领了,不要对寺内君太过苛刻!”冈村宁次劝说道。

要说寺内勇为什么这么怕自家的这个叔叔,还要从大坂师团说起。

因日本陆军实行地区后备役兵员征兵制,每个陆军师团平时戍守的地区,又是该师团官兵的家乡和补充兵源的地区,大坂师团平时驻守在日本大坂和歌山等地,该部官兵全部为该地区人。

因日本陆军称呼某师团名称常冠以地名或师团主官名字,故大坂师团又称“大坂师团”。

寺内勇出身小商贩家庭,后来得到了寺内寿一的赏识,才得以进入陆大学习。

本身就是一个小商贩,在陆大期间思想回归了正轨,毕业之后就进入到了大坂师团,结果遇到了成千上万的同行,寺内勇的思想受到身边同仁的影响,又跑偏了。

大坂是日本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座城市,甚至一度是日本的首都;在战国时期,大坂是兵家必争之地,与织田信长爆发十年战争的石山本愿寺就是在大坂;丰臣秀吉在执掌日本后,也是以大坂作为其统治的中心城市,所以一直以来,大坂都十分繁华。

在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大坂已经发展成为日本最大的经济都市,在大坂正式开港后,还专门规划了一块居留地供外国人居住,所以大坂这个地方的商业气息十分浓厚,而且思想十分前卫。

后来日本组建师团,大坂师团在甲种师团中排大坂,仅次于东京师团、仙台师团以及名古屋师团。

但有意思的是:这个大坂师团组建之时把自己的代号取名:“淀”。

要知道,用这个“淀”字可谓是很别具一格的!毕竟当时其他日本陆军师团的代号,大多是用那种有“尚武精神”含义的字:例如第二师团的“勇”,第九师团的“武”等。

不过,这也不代表这群商贩出身的士兵并不“武勇”!

1933年,大坂师团二等兵松井在大坂市中心闯红灯,从而引发了大坂师团官兵和当地警察的“内讧”事件。

时任师团长寺内寿一得知自己的士兵“受欺负”后勃然大怒!为了“维护大日本皇军的尊严”,他毅然带着部下砸了当地的警察局。由此可见,大坂师团的这些商贩们“武勇无比”!

既然这个师团从师团长到士兵都这么“武勇”,那为什么他们在二战中却一直被人们诟病和不屑呢?其实这里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是因为大坂师团在战争中曾因倒卖军需物资而被曝光,这让“英勇善战”的日军形象和日本高层的心都碎了一地!另外,就是大坂师团不像其它师团那样无脑狂热,动不动就搞什么“万岁冲锋”,说白了就是该师团无论官兵,他们都很惜命!

不过这在大坂师团官兵们看来,他们可不是为了搞笑,更不是自己窝囊。要知道,大坂毕竟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前沿,那里的人富的早,民智也开化的早。

而日本关东地区,尤其是北海道那一带没见过什么世面的****狂热分子,只要被日军高层一忽悠就像打了“鸡血”一样。

大坂师团的人却很冷静:他们知道发财的时候一定要竭尽全力,但如果是打仗,特别是没有把握的仗绝不死磕!

因此,他们没有被“天皇万岁”给忽悠瘸了!至于打仗,是那些日本政治家和天皇自己的事,谁会真的去拼命呀!毕竟他们还要活着回去继续做生意赚大钱。

所以大坂师团作为日军的常备甲种师团,战斗力并不低,只不过士兵们并不愿意为此拼命。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大坂师团正在泰国的曼谷附近休整。和那些不愿意相信战败结局的日本人完全不同,大坂师团接受投降的现实,和回到本土的速度都奇快。

当几乎满编的大坂师团回到日本港口时,一个个都面色红润,生龙活虎!这一场景甚至让那些营养不良的日本本土民众都十分吃惊。据日本当时统计,大坂师团是南方军中阵亡率最低,装备物资最充足的一支部队。

3年代初,日军大本营为让这支部队焕发战斗精神着实费了一番心思,结论是:指挥官对于一支部队的战斗力的强弱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于是,日军大本营先后调来几位名将整顿该师团。

1932年,寺内寿一被任命为大坂师团师团长,此时大坂师团在国内驻防。

这个时候的寺内勇已经混的风生水起,伙同身边的同仁将军用物资倒卖给当地的大坂商贩。

结果寺内寿一一上任,寺内勇就被抓了一个典型。

别看寺内寿一对外人宽容,甚至带着士兵公然去砸警察署,但是为了整治大坂师团的风气,对寺内勇下手是极狠。

当着众多士兵的面,寺内勇被自己叔叔拿着马鞭抽的皮开肉绽。

是以,在寺内寿一任职的两年内,大坂师团的风气在明面上有所好转,记住,只是面上。

这也导致寺内勇现在看见寺内寿一都吓得直哆嗦。

到了1937年,因驻华日军兵力吃紧,日军大本营将大坂师团调到中国东北,划归关东军。

此时泽田茂就曾担任大坂师团师团长,虽然大坂师团的士兵初到关外,人生地不熟,但是士兵们各个好钻营,没多久就跟当地人打成一片。

泽田茂在大坂师团是个外来人,也拿习惯了自由散漫的大坂师团没办法,只能早日盼望调离大坂师团。

两年后,大坂师团终于有了“露脸”的机会。

1939年,诺门坎地区发生战争,关东军下令驻扎在伪满洲国北部的大坂、仙台两师团紧急动员,增援前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