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小记
在电脑前,打开了游戏,然后又关掉了它。然后再次打开这个文档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二月七日,距离上次创建这一文档的222年12月31日,已经整整过去了两个月,或者说已经过去了一年。时间有时候就是这样,当我们上次在意它的时候,它在那里,然后在我们再次关注它时,已是物是人非了。
而最开始打开的游戏,也随之暴雪退出国服而成为了记忆里的符号,有些事情,打开了关闭了,他们之间的缘分就这样永远的结束了,游戏如此,人生中的每一刻又何尝不是。
有人说,时间是一个伪命题,正是因为人类创造了时间这一概念,所以人类被困在了时间的循环里,在日复一日的循环里,人类忘却了自己在不断成长的事实,直到日复一日的某个间隙,我们忽然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发现自己不觉间已经成长至此,然后才惊叹到时间都去哪里了。
这种说法很有道理,当然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正是因为人类将个人行动通过时间统一起来,整个世界的底层行动逻辑才得以具有交互的可能性,因此,也可以说时间塑造了我们对于世界的共同认知,让我们的成长成为世界认同的可能性。
在2月1日晚上的时间再次打开这篇小记,不得不说,这次的记忆已经拖了许久了,看了过去写的一些文字,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一次给未来的信是否对待自己足够真诚,以诚之心对待生活,对待自己,对待他人”,这段时间,小路是否真诚的对待了自己,应该算吧。
说起来明天就要离开,回顾自己这刚好一个月来的故事应该是很合适的,这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当然是毕业论文的书写,在1月2号的样子,也就是过年前一天,小路完成了初稿,算起来到现在已经有2天了,这样来说小路花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完成了寒假最重要的任务。
然后在无聊与焦虑的钟摆之间来回晃动,度过了接下来的2天,当然这中间还得去掉过年走亲戚的3天,父亲干扰下过去的3天,算起来还有14天的时间,小路完成了研究计划书修订,英文自我介绍、中文自我介绍的准备工作,还有个人汇报的ppt,并开始尝试着锻炼口语以及专业知识。
但回忆起来每天有效学习的时间大概在2-3个小时左右,其他的时间里,手机或者电脑成为了花费时间的重要途径,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以及个人能动性的不足,让小路陷入了自我责备之中,降低了对于个体的自信心,仿佛陷入到一个消极的泥潭里,在沉与浮之间不断的挣扎。
其实有时候小路在思考,这样的困顿之中,是否能生长出深刻,当小路此刻在这样思考的时候,小路发现自己的答案是“会”,这些挣扎,正是告诉小路的内心,有着许多的矛盾的地方,而没有达成合一状态。这样的矛盾,逼迫着小路在偶尔空隙的时间里,不得不面对自己彷徨的内心,去真诚的面对,去追问自己是谁,自己究竟在做什么,去脱离第一人称视角,而以第三人称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
但这样是不快乐的,小路最初的时候,是快乐的,只是在面对功利,面对生活压力,面对世俗物欲,渐渐忘记了本我,渐渐的失去的恒念,那阅读最本真的快乐,那思考之后最纯粹的快乐,似乎都在匆忙之间,在时间的加速之下,了无音讯了。
小路不停的告诉自己,把握当下,享受当下,珍惜当下,试图用理智去唤醒被红尘所掩盖的自己,事实上红尘本无意如此,但俗人却将自己的种种归罪于红尘。此后,深刻的追问自己,去将沉睡的自己唤醒,也许是超越了当前小路需要做的其他事情的,又可以说当前要做的这些事情之中,也应该伴随着唤醒,如此才有人与社会的合一,人与生活的合一。
在深刻的自省后,想说一些寒假了解到的学术观点。在寒假前,小路对于个人精神的理解是自由意志,是有限理性下的个人的自由意志,每个人就是自己的主人。
但这个寒假,小路通过了解第二代认知科学的相关知识,渐渐发现身体与世界的互动塑造了我们的认知图式,而这些是我们思考与行动的工具,我们没有办法脱离他们而凭空思考与选择,在这个意义上,身体对于我们的意志的影响超越了生理意义上的程度,而是从意志的底层逻辑上便开始塑造我们,而之所以人类能够交互得以可能,正是因为我们与世界互动的基础模式是具有很大同一性的。而不同地区的人具有不同性格的例子也能在某种程度上佐证这一观点。
一世一生的路
222年2月1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