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住所,呼延赞和马氏满心欢喜。
俗话说,狗改不了吃屎。一旦心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要想“一笑泯恩仇”,那要有多大的勇气和胸怀。对于奸侫小人,他就是死了,心中也无法释然。
潘仁美就是这样的人。尽管他要求自己亲自去太行山宣诏,让呼延赞回归。表面上,给外人一种悔过之意。那是掩人耳目的把戏。正因为他听从了杨光美的人,而不得不拉下面子。他这种掩而无实的做作,让太宗原谅了他的过失。
然而,潘仁美仇视呼延赞的心,始终没有停止过。在风口浪尖的时刻,他暂时收敛,表现出不计前嫌的气概。实际上,一旦有了机会,他照样会致呼延赞于死地。
呼延赞知道太宗皇帝要举办一场比武大会,名义上,是想提高自己在军队中的威望。实际上,是在检验自己到底有多大的能耐。
说白了,就是太宗皇帝质疑先帝的眼光。你赵匡胤看好呼延赞,那是你的事。如今,是我太宗时代,我要的是眼见为实。当然,这个想法,太宗是不会说出来的。
只有明眼的人猜得到。这其中,就包括呼延赞。他虽是莽夫,但有时也是一个细心汉。
为了证实自己的能耐,让太宗真正的另眼相看。呼延赞在天国寺里,每天有马秀玉做陪练,加强演练。目的是,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让在汴京里的“军老爷”知道自己的实力。晚上,呼延赞手不释卷,研读兵书,尤其是《孙子兵法》,他更是读了一遍又一遍。他自己也说不清读了几遍。总之,可以倒背如流了。
这日,天高气朗。比武大会正式开始。
地点就选在御林军的校武场。这是御林军例行训练的地方。
一大早,校武场宽阔的四周,已经被排满了在京的各级军官。八点时分,太宗皇帝的车辇,在百官的陪同下,来到了校武场。此时,欢呼声一片。
紧接着,大宋军事统领王文赞,御林军统领袁杰,还有许多高级将领,比如高怀德、高怀亮、许怀恩、严文通等等,也先后入场。
呼延赞全身披挂,手握浑铁枪,骑着战马,雄纠纠气昂昂的来到校武场中央。此时,无数的目光,集中投向了他。大家心里都清楚,他便是比武大会的主角。
排场高档,气氛热烈,堪称独一无二。
作为“国防部长”的王文赞,便是这场比武大会的主持人。他站在场中间,宣布了比武规则:
“大家都看到了,站在我身边的这位将军,相信很多人都不认识他。他可是先帝生前最想重用的将才,名叫呼延赞。是一个年仅二十多岁的少年将军。别看他年纪小,资历浅,但他武艺娴熟,兵法精通。他也是比武大会的主角。
比武大会,旨在切磋武艺,并不是生死相拼,讲究的是点到为止。在这众目睽睽之下,有谁胆敢耍心计,想置对方于死地,如被发现,当场赐死。车轮战,对于主角来说,是最大的考验。军中的将领都知道,一个人要车轮战,对付几个人,必须耗费体力和精力。无休止的比试,对主角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本次比武大会规定,每半天对付三个人。有谁想和主角切磋武艺的,可是事先报名,按前后顺序,逐一比试。比试者,不局限于军中将领,武林人士也可参加。前提是,不能使用暗器、毒镖等致命器具。一旦发现者,当场毙命。”
此时,场上异常的肃静,偶尔还能看到穿着平服的人,在哨兵的允许下,走进了比武场。很显然,这些人肯定是武林中人,想来一展身手。
座在高官座上的潘仁美,此时更是奸笑一声,不知心里再打什么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