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荆小强本来还想延伸下。
三四十年代的沪海音乐家,和三四十年代的海明威,恰恰身处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家走向。
正在经历二战,经历走向世界霸主的花旗,甭管作家本身多么叛逆,多么思想性,都是因为国家强大的力量,才让他有能力思考,油然而生的眼光都是怎么跟命运搏斗。
而国破山河在的内地,正在经历民族最低潮最彷徨最无奈的岁月,能吃饱饭就已经是幸运儿,当然表现出来就是酸楚。
所以用现在的心态还去唱那个时候的眼光,是不是有点矫情?
沪海文艺还最喜欢这个调调。
一贯喜欢鼓吹民国风的,也主要都是这群体。
因为他们凭着天赋跟手艺,哪怕在民国,也能混个温饱然后满带小资情调的伤感,而不是当渔夫啊。
但这时候啥都不用说了,歌舞双绝可不就是要在这时候用上么。
哪怕过了好久好久,都还有无数观众在传颂那个夜晚的幸运。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有半小时左右,却没人在意我们是来听咏叹调演唱的吧,怎么成了听交响乐?
因为随着梆梆梆……梆的著名旋律响起,荆小强竟然在舞台上展开了独舞!
见多识广的HK交响乐团音乐总监、指挥到周晴云他们都情不自禁的站起身来。
环廊在后方嘛,只能看见荆小强的背影,甚至打光都是主要为前方服务。
本来这就是为了安排给不付费的自己人可以旁听的地方,音乐厅一般也不需要看的。
可这一刻所有人都想看。
如果把《老人与海》拿来跟命运交响曲联手展现,那就太清晰了。
简直就像完美无缺的配乐。
哪怕从未听过看过这两部作品的人,也会从中立刻感受到身影!
第一乐章从雄壮的阴暗、冷酷、威严起步,哪怕希冀安谧、温暖的渴望安宁是每个人的梦想,可命运就是那么无常,总会占领人生的每个角落。
贝多芬自己都把这一章称为命运之神在敲门,正是这样的旋律,忽然会触动内心生而为人的命运感受!
这时候就知道荆小强为什么穿着衬衫,却没把衬衫扎在裤子里登场了。
展开身形的他就如同海面上飞翔的鸟。
如果忽略黑色的长裤,俯身摆臂的白衬衫,几乎能让人看到阳光灿烂,天空晴朗!
却有突如其来的暴风雨,雨点洒落,无处躲避……
所以第二乐章开始,凶残的命运试图控制生活,看似舒缓却如同恶魔在轻言细语的劝说,就像雨点慢慢打湿羽毛,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深陷泥沼,无数人也是在这个阶段犹豫、怀疑,最终放弃躺平。
就像无数人的心声,音调低抑的把怀疑、动摇展现出来,躺平吧,算了,这辈子跟自己和解,认命吧,你就是这个样子,不可能再有什么作为了,别人都这样,太难了,何必呢……
命运就是这样,嘲讽的抽着耳光,让无数人放弃了自己的人生梦想。
可那只鸟就像海燕!
没错,就是每个人从小都学习过的那篇《海燕》,有了音乐,简直就仿佛看见那幅不屈不挠的画面!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白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它飞舞着,像个精灵,
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
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
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
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
是的,遮不住的!
所有的艺术,原来特么的都是相通的!
直到第三乐章的不屈拼争搏斗,观众们也分明感受到舞台上的身影似乎又幻化成了那个老人。
在跟命运拼搏的老人,什么都打不垮的渔夫。
哪怕直到这章结尾依旧摆脱不了凶狠残酷的命运,可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反复搏杀的决心已经像火苗似的跳跃坚定!
好多观众都说自己在这一晚,轻而易举的解锁了对音乐和舞蹈,甚至文学的理解。
包括沪海交响乐团的各位演奏家。
半个多小时的命运交响曲,惯常都会分开演奏,很多交响音乐会展示的也是最出名的第一乐章。
但这里看着那个翱翔在舞台上的身影,仿佛变成了人生指挥,哪里停得下来!
人生有暂停吗?
疯狂演奏!
指挥台上只是从技术角度,要求谁可以跟上,谁可以消退。
也幸亏有他。
因为大家的注意力都在荆小强了,群情激昂下,如果没有指挥调度,可能会变成每个人的激情独奏!
那就乱得一批……
估计这会儿连艾利克斯都兴奋到难以自已,他也想不到可以有这样的指挥方式吧。
所有对乐曲的理解,对轻重缓急的调度,全部展现在舞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