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群英荟萃(月初求月票!)(2 / 2)

另一个,则是潘宁。

陌生?

说个事儿就不陌生了。

92年1月底,正在广东等地南巡的邓公专程到珠江冰箱厂视察,这家国内最大的冰箱制造工厂装备了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生产线。站在宽敞而现代化的车间里,邓公非常惊奇,就问陪同参观的领导:“这是什么类型的企业?”

随行答曰:“如果按行政级别算,只是个股级;如果按经济效益和规模算,恐怕也是个兵团级了。”

而后,邓公在厂区参观时,感慨万千地连问了三次:“这是乡镇企业?”

也就是在这次的参观过程中,邓公说出了那句日后闻名全国的邓氏格言——发展才是硬道理。

而潘宁,就是这家以其“容声冰箱”闻名全国的珠江冰箱厂的厂长兼总经理,全国改革典型人物。

“小伙子,你就是新北集团的李宪?”

这俩人岁数都不小,跟李友比起来都只大不小了。李经纬今年五十五,等到潘宁其实已经六十二,早到了退休的年纪,可是因为声势太盛,珠江冰箱厂那头和地方上也没人敢提这事儿,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划着水。

健力宝和珠江冰箱在国内乡镇企业里边妥妥是第一梯队中的翘楚,见到这二人主动来找自己攀谈,李宪一皱眉。

看着面前的花甲年纪的潘宁和李经纬二人,再联想到健力宝和珠江冰箱厂现在的情况,若有所悟。

果然,潘宁和李经纬二人寒暄了半天之后,又饶了好几圈,终于问起了李宪北林政府退股新北集团的后续。

话题到这儿,李宪验证了自己之前的猜测。

这两个小老头,现在应该是被乡镇企业这个大锅,给压的透不过气来了。

珠江冰箱厂和健力宝虽然都是李经纬和潘宁一手扶持起来的,但归属权还是地方政府。所以别看现在这两个人满身荣誉,但是其实就是两个打工仔。

这么说吧,现在这两个企业如日中天,带给二人的只有名声,经济上,除了一些固有的工资和奖金之外,基本为零。说句不好听的,这俩企业就算是去美国上市了,俩人顶多也就是多两个奖状。而这俩企业要是倒闭了,这俩人该拿退休金还是拿退休金。

而且这还不算,两个人名义上是企业一把手,可是上面还要受到地方政府的管辖。自己有一定的权利,可是这些权利也是有限度的,并不像一个正常的民营企业家那样,可以将自己的全部想法付诸到自己的企业里。

这种企业家,在他看来太憋屈。

意识到这一点,李宪将新北集团和北林政府退股事件的后续说了一遍。说着说着,李宪竟然发现这二人用一种羡慕的要死的眼神看着自己。

“额、”大致将情况讲完,李宪挠了挠额头。

从后面来的,他当然知道这两位企业家日后的结局,按照正常的节奏,李经纬因为要收购健力宝股份而跟地方政府闹翻,最后品牌价值一度达到60个亿的健力宝被贱卖给了外资,完美诠释了宁与友邦不与家奴,而李经纬本人,则是因涉嫌挪用大额公款被起诉入狱,凄凄惨惨在牢狱之中度过了晚年,最后在故乡黯然辞世。

而潘宁则更直接,最后干脆被地方政府免职,在他出差考察的时候,把他从自己一手打造的企业中踢了出来、

联想到这二位的结局,李宪也不免唏嘘,想了想,便意有所指的说道:“新北集团的情况比较特殊,从一开始,我们的股权划分就相当的清晰。北林退股虽然在社会上掀起了不小的争论,有一些人说我李宪是吃饱了就掀桌子。可是从法理上来说,这就是一个寻常的企业股份回购而已。

但是乡镇企业不一样,如果举个例子的话,我们新北和北林是一对情侣,大家伙谈不下去了,那就分手好了,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谁也不欠谁。可是乡镇企业不一样,要是说起来,乡镇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就是夫妻,夫妻过不下去了要离婚,那涉及的事情可是太多太多了。要想两口子和和气气的把家分了,不现实。”

李宪所说,明显扎到了二人心口的软肉。

他说完,就见潘宁和李经纬相识一眼,嘴角露出了难以掩饰的苦笑。

“所以我觉得,企业要么从一开始,就把产权搞清晰。不然的话……”说到这,李宪一咧嘴。

“不然怎么样?”李经纬心急,连忙问到。

“不然就不要贪,要么就勤勤恳恳的一心为公,最后落得一个从一而终的好名声。要么,就来个干脆,清身出户,靠着自己的资源和名望,重新开始。嗯……”看着面前两个半截身子入土的小老头,李宪违心的说了一句:“现在经济形势好,再次创业的话,也不是没有机会。”

心里边儿,他则是补了一句;就是机会再也没有80到90年代那十年那么多,那么猛了!

“李董说的蛮有道理。”一旁,忽然有人说了一句。

李宪一回身,看清了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到了自己身后的人,又是一愣。

好家伙,不怪此前谭稀松说,今天这场联谊会,大佬还真是没少来。

这人,他还认识。

谁呀?

希望饲料,刘氏四兄弟里的老四,刘勇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