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爱都是有限额的。(1 / 2)

我在一些失眠的晚上我会想起从前的事情。

来来往往过的男孩们在夜色里被拭去灰尘,重新变得鲜活和清晰。

想起从前总让人感受到一阵永恒的疲惫,那些不快和不堪被一一陈列,提醒你和一些人到底是怎么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可无论如何,最初的心动都是好的。

最初就像打火机上那一小簇火苗,明亮跳跃着照在眼里映在心底,咔嗒一声,燃起原本粗糙平淡的日子。

我们心怀鬼胎又不动声色,小心翼翼反复试探,情绪升温,悠扬又惆怅,像春与夏之间的过渡,短暂,温和,热烈地恰到好处。

那时候你还没学会倦怠,那时候男孩们也没变得面目可憎。

他在路灯下牵起你的手,街道就变成波澜的河流。

不管有没有喝酒,你的眼睛都涌起微醺的薄雾。

那时候一切尚未开始,那时候一切其实早已结束。

你真的不必记挂着关于后来的真相,那是我不忍心让你看见的,撕碎的幕布和风一吹就散的灰烬。

一个观点,成年人的心动,真的比少女时期的心动值钱多了。

少女时期的心动是电光火石,不过脑子,喜欢就是喜欢,没什么后顾之忧。但长大后就不一样了,每个成年人在心动之前,都需要做出一番慎重的选择。

成年人的自觉是“没有必要”。

那天早上你突然有些头晕,本以为只是生理期第一天的正常反应,直到眼前的世界开始变得模糊不清。

你才意识到有些不对劲,但即便如此,你还是觉得缓一下就没事儿了。因为今天约了客户,不去拜访的话,就意味着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像身边大部分人一样,在身体和工作之间,你总会下意识偏向工作,还好同事及时送你去了医院。

从医院出来本想给家里打个电话,但想了想又觉得没必要,一方面是不想徒增担心,另一方面是害怕他们借题发挥。

小时候才有哭笑自由,长大后做决定要权衡利弊。

就像微信里那个喜欢你的小弟弟一样,虽然你对他有些好感,但考虑到两人间的年龄和地域差异,你还是下意识选择了拒绝。

忘了是谁说过成年人的自觉是不会再做那些“没必要”的事儿,不会在生病后找家人诉苦,也不会在失恋后找地方买醉。

毕竟“没必要”的潜台词是“没有用”,而“没有用”则意味着“浪费时间”。

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玩游戏的次数越来越少,追剧时多了莫名的负罪感。甚至在很久没联系的朋友发来消息时也不敢第一时间回复,万一来借钱的呢?

你不知道这些改变是好是坏,只知道自己能力有限,能照顾好自己不去麻烦别人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听起来似乎有点冷漠,是这些年你在乎的东西越来越少吗?好像并不是,只是你要保护的东西越来越多了。

想到这你又检查了一遍明早的闹钟,然后提醒自己不要再胡思乱想啦。

都凌晨了还不睡了,没必要。

它们包括:

是不是愿意承担心碎的后果?

是的。

是不是愿意削减一个人无挂碍的快乐?

是的。

工作已经使人足够疲惫,那是不是还仍然愿意去应付一段感情里必须存在的争吵与磨合?

也是,也是的。

只有统统在这些残酷条约里签字画押后,成年人的心动才可以开始。

所以我才说,它们是有分量的。在决定去爱的一瞬间,我们就相当于给人生选择了hard模式。前方什么也看不清,独独自己胸口挂着一个“勇”字,愿意做一个为爱赴死的孤胆英雄。

一直想着这回事,以至于我现在每每想起“大事不好”这样的话时,总会不自觉地接上“我有喜欢的人了。”

怎么说呢?

灵魂伴侣这个东西还是太概念了,每个人的标准都不同。

可能因为soulmate这个名词的兴起,引起很多人的向往,但这的确是摸不着的东西。

有朋友很较真,我对她说的是,遇到了是你幸运,没遇到实属正常。

况且我个人不赞成脑子里全是灵魂灵魂的去找灵魂,就像你很想谈恋爱的时候去谈恋爱,都不理智。

与其坚持买彩票等中大奖,不如白手起家成就一番事业,我早已不信会有天降的完美情人。

而关于灵魂的契合度,之前有人对我说过“共情的程度就是爱的深度。”我这么对她说的,有人天生共情能力就很强。

他很懂你,能明白你想要什么,很好的在精神物质方面照顾你,但你不确保他爱你。你不得不承认,有些人“爱”人的能力就是很强,你把他当成你灵魂伴侣,不好意思那你错了,这只是他职业素养。

有些人真的很会找“爱”一个人的方法,每段感情“取胜”的共同点,有时我甚至会想爱人的能力会不会是天生的。

就像有些人无论遇到多少个,撞得头破血流依旧不改当初,有些人哪怕寥寥几个依旧抬手放下都是云淡风轻。怕就怕在你当他是灵魂伴侣寄于期望,但于他而言,是呵护你还是折磨你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

再者,可能因觉得灵魂是虚无缥缈的,当下的我们便觉得虚拟中更接近灵魂。

可我们忘了,这东西的确摸不着,但感知是实实在在的。

这种感知不仅仅来自于网络上的言语交流,我认为更多是面贴面眼对眼的来自灵魂深处的悸动。

抱着手机和对方聊天,觉得是灵魂在交流,殊不知屏幕里的我们才是最虚伪的,哪怕是发一句话都可能都经过来回的思考。

这样的交流和两个人在现实里真正相处,那些掩饰不了的第一反应,到底哪一个更接近灵魂?

到如今反倒觉得是后者。

不去追究他到底有多爱你,但至少现实中的相处不合适就是不合适,而网络上的契合可能更带有伪装的因素。

而且虚拟社交本身就蕴含着无限的想象,我们在现实中难以遇到的东西,往往就寄托于这无限的想象中。

有时候热情的诞生,自以为的合拍也是沾了这想象的福分,什么最美?想象的当然最美。

况且本来我们展示给别人的就是自己所想展示的。

之前看一个16岁的小女孩发了一条动态,大意是这样:我从来不相信仅仅在网上就能遇到什么所谓的契合灵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