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詹东来带着杨红梅与李颖伐木,把截裁好的原木运到海边沙滩上。
短原木截裁成为五尺和一丈六尺长,在两条纵向龙骨上用透钉将一丈六的横木搁在三丈的龙骨上,并将透穿的透钉拍弯固定,组成龙骨主构架。再用错拼法将一丈六横木钉在主龙骨架上,形成木筏底。
木筏底加工完成,在木筏底错位空间竖五尺高的船帮,用透骨钉与木筏底连接,组成槽口型带船帮的木筏船。
方形木筏船长三丈,宽一丈六,吃水两尺,船型深五尺,排水量约2吨。
半年后,羊皮帆木筏船携带两吨淡水、一吨食物和救助艇,以及所有物资,乘着季风扬帆出海踏上回家的路,杨红梅与李颖喜极而泣。
“嫂子,婉儿,我们可以回家了。”李颖说。
“是啊,这一天我们足足等了一年。”杨红梅说。
木筏船离岸越来越远,孤岛变成黑点,直到慢慢地消逝在视线里。詹东来利用救助艇罗经提供方向基准,顺顺当当航行。
罗经是提供方向基准的仪器,船舶用以确定航向和观测物标方位。木筏船同时装备有磁罗经和陀螺罗经。前者简单可靠,后者使用方便、准确。
看着夕阳沉入海面,詹东来说:“嫂子,我们航行了一天,怎么算也离岛百余海里,木筏船运行良好,你们吃点东西入舱休息吧。”
“你也抛锚休息吧。”杨红梅说。
“好的,嫂子。”詹东来答道。
翌日风和日丽,詹东来收锚扬帆,木筏船顺风而驰,海面平静如镜,海鸥在空中鸣叫着,一行四人心情特别开朗。
李颖幻想着回家立即与詹东来完婚,一生挚爱不变,白头到老。
“颖子,想什么呢?”杨红梅看着失神的小姑子问。
“没……没有想什么。”李颖红着脸说。
“那你脸红什么?”杨红梅又问。
“热的。”李颖收拾慌乱的心情说。
“天不热啊。”杨红梅笑嘻嘻地说。
“就是热的。”李颖娇嗔地说。
“那别再船舷边站着,斤船舱凉快去。”杨红梅说。
“好,嫂子,我们一块进船舱凉快。”李颖拉着嫂子的手说。
“婉儿,东来,饿了吧,进舱吃干粮。”杨红梅叫学着掌舵婉儿与詹东来。
“婉儿,咱们吃饭去。”詹东来说。
“好的,叔叔。”婉儿甜甜地答道。
杨红梅焖了一锅苞米饭,炒了熏肉,炖了飞龙蘑菇汤,四人开开心心地吃饭。
“东来照这个航速,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回家?”李颖问。
“一两个月吧。”詹东来说。
“这么久。”李颖说。
“咱们离家远隔万里,木筏船航速不到十节,一天才航行百十海里,你算算需要多少时间。”詹东来停下筷子说。
“这么算至少要5天。”李颖说。
“这还得是顺顺当当的。”詹东来又说。
“不管多长时间,现在总算有了盼头,回家的路也一天比一天近,但愿不要好事多磨。”杨红梅担心地说。
“但愿吧。”詹东来正色地说。
十日后,木筏船在海上遇上暴风雨,罗经仪失灵后木筏船无法确定航向,只能随波逐流,在大海上飘荡。最终找了一个叫鲤鱼岛小岛避风港抛锚,开始补充淡水与食物,修补木筏船。
詹东来看着断桅破帆,知道很难继续航行,只能暂时安身于此,等待良机。詹东来用毛皮兑换了一些岛上的珠币,领着四人在一家土楼用餐。
土楼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生土与木结构相结合,并不同程度地使用石材的大型民居建筑。具有很强的防御性能,利用未经焙烧的土并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
墙体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掺入砂石、糯米粉、红糖、木条、竹片等夯筑而成,取材容易且可重复利用,它来源于土地,土墙倒塌后木材腐坏又回归于土地。其厚重的墙体不仅具备有效抵御外患的功能,且生土材料本身所具有的透气性功能,使其能自动调整土楼房间内部的温度和湿度,适应海岛潮湿的环境。
设计者巧妙的利用当地的环境特点,把山、水、路、田、林纳入土楼的统一规划当中,创造出了和谐自然的生活空间。合理的房屋布局使得分布于乡村间千姿百态的土楼及土楼群与秀美的山川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鬼斧神工的画卷。在造型上,土楼外形姿态万千,更是给人以美不胜收的视觉冲击,处处体现出人文之美。
“嫂子,岛上人不认黄金,怎么办?”詹东来问杨红梅。
“我也看了,小岛闭塞的很,看来我们一时半会还不能融入他们。”杨红梅说。
“我看见码头的渔民用竹刀剖鱼,看来岛上没有铁器,不如我们做一些刀具来换取岛上的货币。”李颖说。
“行,先迟缓修船,咱们先把打铁炉支起来。”詹东来说。
“咱们的打铁炉支在哪里?”杨红梅问。
“就支在码头上。”詹东来说。
说干就干,詹东来在码头上支起铁匠炉,开始燃炉打铁制造器具。杨红梅现场用詹东来制作的刀进行表演,削瓜切菜连带劈木,引来路人驻足观望。
有一个鱼贩子正好竹刀坏了,杨红梅借给他一把剖鱼刀,鱼贩用后爱不释手,当即用十个珠币买了一把剖鱼刀。
临近的鱼贩看见剖鱼刀又快又好,害怕被抢了生意,纷纷购买剖鱼刀剖鱼卖。
“嫂子,今天卖了多少钱?”詹东来问。
“不到百币。”杨红梅说。
“明天咱们再制作,船上的铁还可以制造几百把剖鱼刀。”詹东来说。
“明天咱们改做菜刀。”杨红梅说。
“嫂子,为什么?”詹东来问。
“物以稀为贵,剖鱼刀以后视情况再说。”杨红梅说。
“知道了,嫂子。”詹东来答道。
翌日,詹东来做了五把菜刀,一把也没有卖出去。
一周后,除了剖鱼刀,菜刀根本没有人买,于是杨红梅带着一套刀具和船上的铁锅进了土楼。
土楼的厨房相当的简陋,全部饭菜都是用砂锅做出来的,口味单一。杨红梅什么也没有说,进入后厨。用铁锅炒了几个小菜请老板品尝,老板品尝后竖起大拇指,因为语言不通,老板拿出一袋珠币给杨红梅,随后又指了指铁锅与刀具。
杨红梅知道什么意思,就把铁锅与刀具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