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匆匆,距离灭韩之战已经过去大半年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秦国老老实实的,并没有再做出什么异常举动。这也让原本生出了一些紧张情绪的其余几国再次放下了心来。
不过这段历史既然被称之为战国,那么又怎么会闲下来呢?虽然秦国没有什么动作,但天下依然并不平静。其中,事情最多的就要属赵国了。
赵国不知道干了什么缺德事,自下半年起,各地频频发生了各种灾祸。
先是来势汹汹的地动,之后又有大范围的面积发生了严重的旱灾,搞得各地的官员焦头烂额,百姓更是痛苦不堪。
而就在这时,燕国却趁着这个机会,发兵攻打赵国,欲要一雪前耻。
其实燕赵两国已经是老对头了,在十几年前两国之间就发生过一场大战。
当初武安君率领秦军在长平之战中,坑杀了数十万赵国士兵,导致其损失惨重,差点被灭国。
数年之后,燕丞相栗腹以祝寿为名,出使赵国。见赵国青壮均被秦将白起坑杀,国内尽皆孤寡,无力再战,便觉得其软弱可欺。
回到燕国之后,燕王喜得知此事后想要捡个便宜,就决定发兵攻赵国。并栗腹为将,派出了数十万大军,还有当时已经比较少见的二千乘战车大举进攻。
而当时屡经战乱的赵国已经没有长平之前的底气,赵孝成王东拼西凑才堪堪为廉颇、乐乘凑足了十余万的士兵。
双方的兵力差距不小,而且赵本身便是元气大伤,按理说燕国想要嬴应该不难,但结局却往往出人意料。
也正是因为占据了种种优势,导致燕军生出了自负的心态,对于对手不够重视。
虽然人多势众,但骄傲轻敌,再加上长途跋涉人马困乏,致使战斗状态很差。
而赵军虽然势弱,但在经历了长平的伤痛之后,去也是被激起了血性。上下同仇敌忾,决心保卫国土,个个奋勇冲杀。
就这样,十三万赵国残卒竟然奇迹般的战胜了燕军,斩杀了燕军主将栗腹。廉颇还率军追击数百里,直入燕境,包围燕都城蓟,甚至迫使燕王割让五座城池求和。
这一段可以称得上是燕国的黑历史了,偷鸡不成蚀把米,便宜没占到反而被别人割了一块肉。
不过这也怪不得别人,一切都是燕国自找的,不愿意好好的待着,非要趁人之危。你要是赢了还好,但关键却是在占了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依然惨败,让人该说什么好呢?
结果不仅丢了脸面,还折损了不少的士兵与土地。
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燕国究竟有多么的不堪。
燕国作为正统的周王朝分支,身份是七国之中最正的,王室祖先乃是周王室宗族的召公,历史悠久。
但数百年来,也就只出了一个正真了不起的君主,那就是燕昭王
燕昭王乃燕王哙之子,早年进入韩国为质,子之之乱平定后归国继承王位。
其雄才大略,招贤纳士,不仅命令秦开大破东胡、朝鲜、真番。更有。上将军乐毅联合五国攻破齐国,占领齐国七十多城,差点灭了齐国,造就了燕国一时盛世。
而在他死后燕惠王即位,燕国的国力急转直下,好不容易开创的局面毁于一旦。
从此之后,历任燕国君王也是没有几个争气的,让燕一直沦落为弱国,只能偏居一隅。要不是还有韩国垫底,这七国最弱的名头恐怕就要落到它的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