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蕃部为何选择投靠大宋?
归根到底,还不是为了吃饱饭?
游牧而居,不确定性太多太多,有时候,一场暴雪就足以令一个小部族无声无息的消失。
投靠了大宋,则不然,环庆周边的蕃部,如今大多以半游牧半农耕为主。
妇孺老幼留在定居点农耕,青壮年则是逐水草而居,一边放牧,一边游猎。
到了冬天,青壮年多数都会返回定居点。
一来为了躲避风雪等灾害,二来嘛,为了部族的延续,得造人啊,否则不是断了根?
其三,则是一边补充物资,一边选择售卖牛马等物品。
挣钱嘛,不寒碜!
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体验过了农耕的快乐,再让这群蕃部回归草原,怕是很难的。
除非大宋欺压他们太过。
体会到了农耕的快乐,眼下那些蕃部也明白了土地的重要性。
虽然西北地区的荒地很多,但这些地也不是蕃部想开垦就开垦的,没有登记造册,私自垦地可是要受罚的。
当然,私自开荒的肯定有,但绝对不会多。
“陛下圣明!”
丁谓又一次带领群臣高呼‘陛下圣明’。
能不圣明吗?
先帝在位时,大多数情况,只知道从三司库要钱,以补内库,现在的官家,却主动从内库拨款。
这样不圣明,哪样圣明?
反正说些漂亮话又不费钱,多吹一吹官家,总是不会错的。
最好是让官家迷失在吹捧中,如此一来,官家往后也许就会经常以私补公。
在这一点上,不论文臣武臣,都是空前的团结。
然而,他们却是想岔了。
在李杰眼中,可没有公库,私库之分。
内库的钱是他的,三司库的钱,也是他的,包括地方库,也统统都是他的。
不过,说归说,眼下内库里的钱,确实不太多了。
算上各类香药、奇珍、绢帛、米粮、银钱等物,内库的余额大约只有两千万贯的样子。
这个数字,看似很多,但花钱的地方也多。
得想办法,弄点钱,补充一下。
想到这里,李杰看向殿中诸臣的眼光,愈发的和善了。
他看到的不是人,而是一茬茬绿油油的韭菜。
割有钱人,来钱才快。
而这些士大夫们,无疑是有钱人,是优质韭菜。
割他们的钱,补充国用,李杰割的毫无负担。
该用什么来割他们?
美酒?
香水?
纯色玻璃?
成药?
转念间,李杰的脑海中已经冒出了不下于一百份相对应的配方。
唉。
有时候,选择太多也是一种烦恼。
李杰有太多办法可以合理合法的从士大夫手中抢钱,当真是幸福的烦恼啊。
此刻,台下的官员们还沉浸在官家的康慨中。
他们压根就不知道,他们心中敬爱的官家,正想着怎么从他们手上‘抢钱’呢。
而且,李杰本来是可以直接明抢的,他偏偏还要额外附赠一批奢侈品给他们。
真的哭死。
ps:三体剧版开播啦,看了前四集,很赞,强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