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偏上的则可用来犒军,奖励给立下战功的军官和士兵。
某新皇认为这算是两全其美的办法,新郎新娘均能各取所需……
个别脑子特别聪明的女孩,则可一直求学,考上大学毕业之后,便能进入翰林院做学问了。
女孩也能做学问?
然也!
起码编本字典的话,要比某些士子更为细心一些!
没有刘宗周这样的前辈带着编写的话,内容并不算高深的字典指不定被编成啥样呢。
去年北伐之际,年过八十的老刘头也病逝了,某新皇回来还去翰林院吊唁了一番。
根据老刘头的遗嘱,并未将其送归故里,而是安葬在北都的公墓里、
带北伐彻底胜利之后,便为其烧份收复辽东乃至奴尔干都司的报纸,算是知会一声……
受其影响,今年已经快五十周岁的黄宗羲也一直在北廷翰林院工作。
在完成第一版字典与辞典之后,正在带着后生们编写后续更为详尽的版本。
已然六十有一的徐孚远则扎根兵部,现专门负责考核有志从军的士子。
陈子龙已经五十二岁,之前当上了营长,因为去岁参加第七次北伐时负伤,伤势不轻,不得不提前退役。
某新皇了解到情况之后,也特意为其提供了好几个岗位,在得知故友徐孚远的差事之后,便请命与故友继续并肩当差。
方以智在六年之前辞去了报馆主编的差事之后,便被某新皇调入礼部工作一年,之后任命为大明驻法国大使,并全权负责全欧事务。
原本期限是十年,后来考虑到个人原因,便缩短到五年,今年刚好是其任期到期的时间,可以返回大明了。
次辅吴甡年事已高,今年都已经七十一周岁了,某新皇也答应在方以智回来之后,便恩准其退休,好颐养天年。
当然,除了丰厚的退休金之外,为了表彰老吴头这些年来的勤恳与敬业,某新皇还特聘其为军机处顾问,月俸一百两银子与十石大米。
再过几年首辅薛国观也要退休了,尽管是国仗,还能凭借这个身份上殿,但首辅兼军机处大臣的差事实在太消耗身体。
某新皇有意让方以智先当次辅,后当首辅,但现任首辅必须帮其扶上马,再送一程。
等教会方以智内阁与军机处的一堆事务,方可进入半退休状态。
对于次辅的人选,某新皇也有了心仪的对象,那就是夏允彝之子夏完淳。
此子与方以智岁数相差不小,但正因为如此,才会避免再次发生首辅与次辅同时要退休的尴尬情况。
等方以智干不动了,夏完淳刚好可以顶上去,当年左懋第等人也不比夏完淳大多少,便成为了一省的巡抚。
这货之前已经被某新皇用计请到了北都,方法也很简单,既然世人都说夏完淳聪慧无比,那就看看其参加殿试的情况如何。
此为特批,并不作数,不会挤占其他考生名额,仅为测试而已,否则便可宣布夏完淳是小聪明而已。
某新皇也不是故意欺负他,还是为其提供了往年的考题,并请薄珏大才子为其答疑解惑,算是一对一辅导。
等此子答完卷子,果然名列三甲,没有成为状元的原因就是备考时间太少,不如长时间准备的考生那么应对自如。
不过对比起来,夏完淳弱于计算,精于世事,对于一些内外大事,分析地比较不错,经过培养之后,倒是个不错的人才。
夏完淳也不想通过父亲的关系,在南廷找份差事做,若是自己能在北都闯出一片天地,那便再好不过了。
某新皇也很是时机地为其提供了一份半工半读的差事,那就是在科学院打工,因为那里都是整个大明最聪明的一群人。
若是夏完淳喜欢在科学院工作,便作为薄珏的助手了,可以干到咽气为止……
能进北廷科学院,那是多少才子梦寐以求的目标。
只不过科学院的门槛很高,哪怕是工匠想进来吃碗饭,也要经过严格考试。
等夏完淳到了科学院的食堂,才知道科学院待遇好不是吹嘘出来的。
午餐与晚餐都是有鱼有肉,每人一个餐盘,可以任意挑选各式菜肴。
工匠享受两荤两素的待遇,学员以上则可品尝三荤三素。
米饭与馒头都管饱,蔬菜汤随便喝,只要吃得下,可以午休期间都在食堂吃个够。
逢年过节还能分到不少吃穿用的礼品,科学院里也会举办宴会,款待大伙。
当然,在科学院不是就为了吃喝。
每个项目组都有负责人,进度表按周结算。
如果不达标,需要上报原因,并提交解决办法。
屡次完不成任务,在审核之后,要么继续攻关,要么走马换将。
完成一个项目就可以让参与项目的所有人都获得丰厚的分成回报,故而大伙才会如此努力。
夏完淳在入院工作半年之后,才有幸在天津造船厂,见到了正在建造的顶级铁甲舰,也就是吉野。
看到巨舰的第一眼,夏完淳便被彻底震撼住了,都说北廷能工巧匠众多,技艺更是鬼斧神工,亲眼所见,果不其然。
即使夏完淳再聪明,而且也在科学院工作了一段时间,但面对各种复杂图纸,还是力有不殆。
薄珏作为项目总工程师,则一板一眼地指挥工程师与工匠们,检查重点部分,发现存在的问题,提醒手下诸多注意事项。
可以说,按夏完淳的知识储备,只能勉强挂名当个学员,实际上连工匠的水准都达不到,一切都得从头学起。
薄珏的大弟子孙云球,更是当今驸马爷,也参与了这个项目,不过是为战舰制造光学观测设备,顺便再给师傅打打零工。
科学院有很多项目组,关乎很多学科,薄珏认为还是得根据夏完淳的兴趣,为其选择冶金、光学、制造、机械、建筑、化工等诸多学科。
只有先学明白相关知识,才能有的放矢,否则只能走个过场。
最多跟外面的百姓一样,在茶余饭后,对报纸上的内容品头论足……